[发明专利]刨刀形翼型与飞机、空天飞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06597.9 申请日: 2010-10-14
公开(公告)号: CN102275635A 公开(公告)日: 2011-12-14
发明(设计)人: 王一况 申请(专利权)人: 王一况
主分类号: B64C3/16 分类号: B64C3/16;B64C3/36;B64C39/02;B64G1/1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11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刨刀 形翼型 飞机 空天飞机
【说明书】:

发明涉及机翼、飞机、空天飞机等。 

此前普遍认为机翼上表面(上翼面)的隆起、钝圆的前缘,是上表面产生负压升力的必要条件。在低空上表面大约产生了60~80%的升力,在高空上表面升力的下降幅度远大于下表面。隆起和钝圆会增加阻力、产生负升力——降力、降低升阻比,尤其是后掠翼的升阻比更低。还使高速飞机如SR-71、米格25的蒙皮不得不使用钛合金或不锈钢,航天飞机还要披覆大面积的绝热瓦。 

目前飞机的升阻比大约是这样的:亚音速17~20、跨音速10~12,2马赫4~8(摘抄于http://baike.baidu.com/)。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飞机、地面效应飞机、空天飞机提供一种更理想的刨刀形翼型,其冲压温升低、冲压热功率小、噪音低、隐身。从低速到高超音速,升阻比都将达到20~60甚至更大。使客货运飞机的效率接近大型客货运汽车的水平。还可以用于地效飞机、风扇、螺旋桨、风车叶轮、滑翔机、无人驾驶飞机、远程滑翔弹和高速巡航导弹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气体动能学表达了冲压压力是升力、降力、超音速激波等问题的本质(见附录),据此采取尽量减少机翼上表面——上翼面以及机头、机尾的阻力和降力,减少机翼下表面(下翼面)压缩空气的逃逸等措施,大幅度提高各种速度的机翼的升阻比。 

以下对本发明给予详细的说明: 

以往翼型的上翼面都有显著的隆起,超临界翼型隆起较少,它们都是隆起机翼。 

参照图1、隆起机翼,设飞机水平、直线、最经济的巡航飞行。 

从翼根到翼梢之间,作许多个与机身轴线平行、与水平面垂直的剖面图。 

每个剖面图的前缘都最前突、其切线与水平面垂直,这些剖面图的前突点大致可以连成一条1-1线,称为前缘线。 

每个剖面图的隆起部位都有一个顶点,这些顶点大致可以连成一条2-2线,称为顶线。 

前缘线与顶线的高度差称为前顶高差,前缘线与顶线之间的弧线的长度称为前顶距离。 

3-3是后缘。 

通常称机翼的弦长与前进方向的夹角为迎角α,现在从微观上追究它们的作用:机翼、机身表面上每个点的切线与前进方向的夹角α′,直线、平面共有同样大的一个α′,曲线、曲面有若干个α′。 

设飞机水平飞行,考察冲压压力在铅直和水平方向的偏转力: 

机翼下表面——下翼面、机头下方与前进方向的夹角α′为第I象限,该区域的正压力与cosα′产生升力和阻力。 

前缘线与顶线之间、机头上方的α′为II象限,该区域的正压力与-cosα′产生降力和阻力。 

顶线与后缘之间、机尾上方的α′为III象限,该区域的负压力与-cosα′产生升力和阻力。 

机尾下方的α′为IV象限,该区域的负压力与cosα′产生降力和阻力。 

α′=0(0°)、α′=π(180°)、sinα′=0,作用力为0。 

cosα′=0,正压力全部转变阻力——纯阻力。 

cosα′=0,负压力全部转变为纯阻力。 

前缘线附近是气流能量变化最剧烈的区域,尽量利用这些能量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反之会带来巨大的损失,该区域越圆钝、曲率半径越大,与飞行方向接近垂直的面积越大,纯阻力就越大,隆起越高前顶高差大、前突距离长、1-1和2-2之间的面积就越大,冲压压力转变为无效的阻力和降力也越大。 

鸟类的翅膀与隆起机翼最接近,是因为它们必须要容纳骨骼、肌肉、皮肤、羽毛。 

为了避免高速飞行的震颤,包括超临界机翼在内的隆起机翼都必须后掠,否则当冲压压力骤增时: 

1、圆钝的前缘以及很高的隆起会产生较大的后掠形变:后掠增加,冲压压力减少,机翼回弹;后掠减少,冲压压力又增加,于是产生了后掠震颤。 

2、机翼各处的升力、降力的不均衡,以及力矩、刚度的差异,发生了大致以翼型中心连线为轴的扭转形变,翼梢扭转形变最大,随着扭转力的增减,扭转形变也增减,于是产生了扭转震颤。 

3、以机身为轴,翼梢上翘,随着冲压压力的增加或减少,上翘随之增减,就像鸟类的扑翼那样产生了扑翼震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一况,未经王一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65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