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甜味绞股蓝中提取分离人参皂苷、黄酮、多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12736.9 | 申请日: | 201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1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龙;郑小江;赵梅轩;毕文钢;赵玉宏;田国政;周大寨;肖强;肖浩;武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金龙 |
主分类号: | A61K36/424 | 分类号: | A61K36/424;A61P1/04;A61P1/16;A61P3/10;A61P9/00;A61P29/00;A61P35/00;A61P37/04;A61P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市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甜味 绞股蓝中 提取 分离 人参 皂苷 黄酮 多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产物提取工艺,特别是提取甜味绞股蓝中多种有效成分的工艺。
背景技术
甜味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绞股蓝属Gynostemma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目前,全世界有报道的甜味绞股蓝三个:日本的冲绳201、,中国的恩五叶蜜、恩七叶甜。其含人参皂苷5.5%以上,多糖12%,黄酮1%-4%,不仅就有很高的医药保健价值,还有工业提取价值。
1976年日本人永井正博等在绞股蓝中分离得到了人参二醇和2α-羟基人参二醇,首次揭示了绞股蓝中含有达玛烷(dammarane)型皂苷类成分。随后,人们对绞股蓝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迄今发现的绞股蓝皂苷136种,其中有绞股蓝皂苷(Gyp)III、IV、VIII、VII与人参皂苷(Gin)-Rb1,-Rb3,-Rd和-F2完全相同,此外还分离得到了人参皂Rd3,K,其余为人参皂苷的类似物。由于绞股蓝的产地不同,其中的皂苷成分和含量也有很大的不同。覃章铮等曾经对1990年以前发现的84种皂苷成分进行过综述性报道。由于绞股蓝皂苷具有较好的药理疗效,因此,对绞股蓝皂苷成分的研究一直是热点。1990年后,又有52种绞股蓝皂苷被相继报道。根据苷元结构相近的程度,这52种皂苷分为11类。
其母核上的糖苷键带有β-D-吡喃葡萄搪基,β-D-吡喃木糖基,α-L-吡喃鼠李糖基,α-L-吡喃阿拉伯糖基等组成低聚糖并结合有β-D-来苏糖基,乙酰基,甲基,分子550-1064。
原有的84种皂苷分为6类,它们仅是与母核连接的基团和连接的低聚糖的种类数有差别。新的绞股蓝皂苷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别。第1类、第4类、第5类、第6类、第7类、第10类和第11类在二十位碳上成环,但是在其成环的类型上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第11类所成的环为含氧的双环。第1类、第4类、第6类、第7类和第10类所成的环为五元环,而其中的第1类、第4类和第7类为含氧的五元环,第6类和第10类为不含氧的五元环,而且即使在含氧的五元环中氧所在的位置也有所不同。第5类为含氧的六元环。此外,碳碳双键的有无和位置也有很大的区别,第4类、第5类、第6类和第11类不含碳碳双键,其他的几类都含有碳碳双键,第1类、第2类、第3类、第7类和第12类的碳碳双键在24和25位碳上,第8类的碳碳双键在23和24位碳上,第9类和第10类的碳碳双键在25和26位碳上。毒性研究表明,绞股蓝人参皂苷无毒无副作用,无三致,可大量长期使用,其含抗肿癌的皂甙为15、21、22、33、34、55、Tashio,其对S-180肉瘤抑制率为87%,同时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杀灭作用,杀灭率高达91%,比抗癌西药“环磷酰胺”作用更明显;临床治疗肿癌、胃癌、甲状腺癌有明显疗效;其含皂甙22、30、31、32、33、35、36、37、38、39、40、51,对胃溃疡、十二指溃疡有明显治疗作用,其总皂苷是细胞活化剂,降血脂、血糖,平衡血压,延长离体细胞寿命15.7%-22.7%,延长果蝇寿命53.4%;防治心肌梗塞和坏死;增强肝解毒功能和有促肝细胞再生的能力,防治肝炎(能治疗空洞性肝炎);清洗体液和血液,维持机体弱碱性,增强机体排毒功能,提高免疫力;增加胰腺NK细胞活力;防治糖尿病;防治胸腺和肾腺萎缩;防止辐射;降低低密度蛋白和低密度脂肪、抑制30%脂肪合成、白嫩肌肤;并显著治疗失眠和偏头疼;辅助治疗糖尿病、防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可改善睡眠,抗衰防老,益寿延年,抗血栓、降血脂、抗溃疡、抗疲劳、增加机体耐缺氧、耐高温能力、对心肌梗塞及心肌缺氧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防治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并具镇静、增加记忆力、防治便秘,防治老年痴呆症和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药物毒性功效。目前绞股蓝人参皂苷在抗癌、提高免疫力、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气管炎、传染性肝炎、血压高、劳肌虚损以及防治神经、循环、血液、内分泌、消化系统疾病、抗衰老、美容等方面广泛应用于临床。生产有片剂、针剂等具有降脂、癌症防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等多种医药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金龙,未经刘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27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边缘效应的96孔细胞培养板
- 下一篇:海苔脆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