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三嗪结构抗紫外线辐射分散染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3158.0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2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峰;孙岩峰;简卫;陈美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吉华江东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29/085 | 分类号: | C09B29/085;C09B56/00;C09B67/38;D06P1/19;D06P1/18;D06P3/5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三嗪 结构 紫外线 辐射 分散染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染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紫外线辐射的分散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十几年来,随着废气对大气层污染,如工业生产中使用氟利昂等氟化物量剧增,致使地球臭氧层遭到破坏,1997年臭氧层空洞的臭氧浓度比80年代减少了40%,达到地面的短波部分有增加趋势,太阳光中紫外线辐射量逐渐增强,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损害。目前,世界皮肤癌患者每年以3%速度增长,从而引起了人们对紫外线防护品的关注。在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辐射的各种措施中,服装无疑是第一道关卡。聚酯纤维以其优异的性能特点,成为人们户外运动和工作常选服装,所以对聚酯纤维的紫外线防护处理成为业内的研究重点。
而解决服装抗紫外线的方法中,目前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从纤维改性着手,通过直接向纤维中添加超细陶瓷粉等工艺来提升织物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二是通过在染整过程中对纤维进行后处理来提升织物的抗紫外能力,目前多采用加入紫外吸收剂来实现。这两种方法有以下缺点:首先,紫外吸收剂很容易从纤维上被清洗除去。例如应用于纤维素纤维时,必须向紫外吸收剂中引入活性基团,才能与纤维有亲和力。但是,由于紫外吸收剂结构的影响,这种亲和力远不如染料与纤维间的作用力牢固,导致其容易被洗去;而应用于合成纤维时,紫外吸收剂的分子结构较小,也不如染料的水洗牢度高。其次,由于纤维的量太大,使得需要的紫外吸收剂的量也大大增加,加之其在染整过程中上染率较染料低,损耗较染料大,这些都导致紫外吸收剂的使用效率下降,处理费用增加。第三,在使用紫外吸收剂的同时很可能引起织物发生色变,影响纤维的透气性与手感,这增加了染整过程的难度。目前各国都在进行纤维紫外线防护产品的研究,以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中国专利局公开了一种抗静电抗紫外线高性能纤维色织面料,授权公告号是CN201381454Y,该面料在色织面料本体上设置分散状金属粉末层来抗紫外线,但是很容易从色织面料本体上清洗出去。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服装抗紫外线的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三嗪结构抗紫外线辐射分散染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染料能够与聚酯纤维等疏水性纤维牢固结合并具有优异的抗紫外线辐射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三嗪结构抗紫外线辐射分散染料,其通式为(1)
所述的通式(1)中X1选自氢、卤素、硝基或氰基;X2选自氢、卤素或氰基;X3选自氯或硝基;R1、R2为C1~C2的烷基、~CH2COOR12、~C2H4OCOR13,其中R12、R13选自独立的C1~C2的烷基;R3选自氢或C1~C2的烷基。
含三嗪结构抗紫外线辐射偶氮型分散染料的制备方法,所用的原料主要有下述各通式的化合物,通式(2)化合物:通式(3)化合物:通式(4)化合物:通式(5)化合物的摩尔比=0.08~0.13:0.08~0.13:0.08~0.13:0.08~0.13;
其中通式(2)化合物中R1、R2选自C1~C2的烷基、~CH2COOR12、~C2H4OCOR13,其中R12、R13分别独立的选自C1~C2的烷基;通式(3)化合物中X选自氯或氟;通式(4)化合物中 R3选自氢或C1~C2的烷基;通式(5)化合物中X1选自氢、卤素、硝基或氰基,X2选自氢、卤素或氰基,X3选自氯或硝基;
其制备方法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吉华江东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吉华江东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31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坯侧压定宽机模块
- 下一篇:一种新型节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