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杠杆力无限增大的节能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6959.2 | 申请日: | 201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5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国英 |
主分类号: | F16H47/00 | 分类号: | F16H47/00;F16H4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127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杠杆 无限 增大 节能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设备节能技术,尤其涉及以杠杆增力的原理应用于动力传递的节能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现行汽车使用的普及和人类工业化程度提高,各类消耗能源的设备日益增多,将有限的能源正无穷尽的消耗,严重也污染着大气层,这使节能技术成为人类当务之急。
杠杆增力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物理现象,越接近支点的力量越大,同样,圆周运动的力也是越接近圆心的力量越大,但是,接近支点或圆心的力运动行程变小,要提取这种力量成了现行物理学的难题。
发明内容 将杠杆力无限增大的节能技术克服了现行动力设备能源消耗过大的不足,能完全利用杠杆接近支点的力,将原动力成倍放大后传递到圆周运动的设备中,又能保持原动力的运转速度和运转半径。
本发明将杠杆力无限增大的节能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即设计两个曲轴,其中一个曲轴连接动力源,在两个曲轴之间的连杆、活塞、杠杆、撑杆、活塞、液体袋、连杆等顺序相连,当连接动力源的曲轴及活塞运动时,带动杠杆往复运动,接近支点的撑杆随之运动,撑杆经过液体袋受压变形后,将放大的力增加行程再传递至终点的曲轴,如此,两个直径相同的曲轴运转速度相等。而做功的力量增加了数倍。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是:①、将杠杆力无限增大的节能技术包括动力传递技术和杠杆增力技术,其特征在于设计两个曲轴,其中一个曲轴连接动力源,然后顺序相连的是(12个部件):连杆、活塞、缸套、杠杆、撑杆、摇杆、复合式缸套、大活塞、液体袋、小活塞、连杆、曲轴,整个技术实施过程是:当原动力从曲轴、连杆传递至杠杆时,杠杆的轴向往复运动带动接近支点的撑杆,撑杆将增大的力通过摇杆定向传递给大活塞,大活塞通过液体袋中液体的变形,使动力的行程增长后传递给小活塞,小活塞将动力通过连杆传递给终点曲轴。②、根据①将杠杆力无限增大的节能技术,所述复合式缸套的部件,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式缸套是由两个口径不同的缸套轴向合成,其接近撑杆的一端为大口径,与大活塞配套,另一端为小口径,与小活塞配套,复合式缸套的作用是与另一部件液体袋配套,将行程较短的撑杆力量增长数倍行程,其行程长短比例可随大口径与小口径的直径比例而任意设计,复合式缸套中的活塞运动不需要密封,必要时可在复合式缸套壳体上轴向开槽,使连杆或摇杆不碰闯缸套。③、根据①将杠杆力无限增大的节能技术所述液体袋,其特征在于该液体袋用柔韧性材料制成,可在压力下任意变形和伸缩,自然状态下恢复原形,液体袋一端为较短的大口径,另一端是较长的小口径,其大口径与小口径的表面周长与复合式缸套对应的两端内壁周长相等。液体袋大口径一端的内空容积与小口径内空容积相等。在液体袋中装有总容量一半的液体(该液体可用水银或油类,与可将液体袋中注入一定压力的空气代替液体,或将空气与液体混合密封在内空中。),当大活塞施压至下止点时,将液体全部推进液体袋小口径中,液体从大口径进入小口径的过程增长了动力的行程,使小活塞的运动行程比大活塞运动行程增长数倍,当大活塞回位至上止点时,小活塞将液体全部推进大口径中,如此往复传递动力。④、根据①将杠杆力无限增大的节能技术,根据②所述复合式缸套,根据③所述液体袋,其特征在于将起点上的曲轴活塞直接推进液体袋时,使小活塞的行程远远增大,使连接终点曲轴的连杆在曲轴上运行轨道的半径增大,从而增大了终点曲轴的力量。⑤、根据①将杠杆力无限增大的节能技术,根据②所述复合式缸套,根据③所述液体袋,其特征在于将千斤顶做超强运力的传递部件,当较小的力启动千斤顶时,使千斤顶的顶杆以强大力量推进较短行程,可通过大活塞将力量传递给液体袋,液体受压后变形将小活塞推进较长的行程,小活塞又将动力传递到曲轴上,整个技术实施过程将较小的力启动千斤顶,将轴向运动的强大动力转换成圆周运动的强大动力。⑥、根据①将杠杆力无限增大的节能技术,所述整个技术实施过程,其特征在于将曲轴的重量增加,使强大的惯性力拉动杠杆,又将终点曲轴连接下一个增大动力的技术实施过程,使原动力再增加数倍,如此多重复合,得出将动力无限增大的技术。
通过本发明将杠杆力无限增大的节能技术的实施,破解了一个力学应用难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现行汽车使用本技术,一次加油可行驶数千里。2、现行飞机使用本技术,一次加油可延长飞行时间十多倍。3、人类可利用太阳能、蓄电池、压缩空气做能源实现强劲的动力,彻底淘汰有排碳污染的动力设备。4、人类可实现高速自行车、人力轿车、人力快艇、人力飞行器等。5、可利用高空太阳能做动力,制造强动力的无人飞行器,执行宇航探测任务,一次可飞行数十年或上百年。6、如果把依靠排碳获取动力的技术称“硬动力”,那么本技术将人类文明带进一个拒绝排碳的“软动力”时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国英,未经马国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69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相折弯机变频节电器
- 下一篇:封闭式直排坐(蹲)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