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藻多肽粉的制备方法及含该微藻多肽粉的调味品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17332.9 | 申请日: | 201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8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平;司华静;彭晓芳;姜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润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23L1/337;A23L1/22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44216 | 代理人: | 曾忠群 |
地址: | 51061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肽 制备 方法 调味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藻深加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将藻粕制备成微藻多肽粉的方法及含该微藻多肽粉的调味品。
背景技术
微藻是一种营养丰富而均衡,且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藻类,不仅富含DHA,也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等多种营养成分。
藻粕是微藻提炼油脂后的残余物,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氨基酸,且含有一定量的DHA藻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现有的微藻深加工主要集中在DHA微藻油的制备,提取油之后的藻粕常常被当做饲料处理,其中丰富的成分特别是蛋白质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是一种无形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利用藻粕为原料制备出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营养丰富、鲜度高且含有DHA藻油的微藻多肽粉的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利用微藻多肽粉为核心原料复配而成的具有营养丰富、鲜度高且含有DHA藻油等特点的营养调味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微藻多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藻粕粉碎,取藻粕粉末加水混合;
(二)、加入蛋白酶酶解4-7小时;
(三)、将酶灭活,然后浓缩酶解液;
(四)、加入包埋剂,包埋、最后喷雾干燥即得到微藻多肽粉。
其中上述蛋白酶酶解的方法是采用肽键内切酶和肽键外切酶进行双酶分步酶解,其中所述肽键内切酶为复合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所述肽键外切酶为风味蛋白酶。因前者水解率高形成较多的低聚肽,易使产品带有苦味,后者形成的主要为氨基酸,主要为鲜味,苦味不明显。将两者以一定比例(肽键内切酶与外切酶的比例为1:2-1:3)加入并使用分步酶解既可使本发明中的产品在氨基酸含量达到较高的同时,又能使其滋味达到更佳。
本发明中的藻粕是海洋微藻(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吾肯氏壶藻(Ulkenia amoeboida)、寇氏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等)提炼油脂后的残余物。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藻粕为原料,并利用现代生物工程酶解技术把大分子的蛋白质酶解成易于人体吸收的多肽和氨基酸,与目前常用的酸水解技术相比,酶解条件较温和,易于控制,避免了酸水解过程中致癌物质—氯丙醇的产生,同时无废水废气的排放,属环境友好型。并且本发明产品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营养丰富、鲜度高且含有DHA藻油,不仅可用于调理型香精反应香基,还可用于生物制药,营养保健品,家用调味品,方便面调料,膨化食品,烘焙食品,海鲜加工品等行业,是一种良好的提升藻粕附加值的方法。另外将提取的氨基酸与呈味多肽作为天然调味基料或反应基料应用于调味品中,可以大大提高调味品的档次和技术含量,增强调味品产业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
本发明所述的含有上述微藻多肽粉的调味品,由以下重量配比的组份组成:
微藻多肽粉 10-20份、 基础调味料 28-52份、 鲜味剂 15-26份、 呈味剂 6-10份、 香辛料 2-4份、 填充剂 0-6.5份、 抗结剂 0-2份、海鲜香精0-0.2份。
其中上述微藻多肽粉为核心营养调味原料,上述基础调味料包括: 20-40份的食盐、8-12份的蔗糖、5-8份的葡萄糖 ,上述鲜味剂包括15-25份的味精、0.5-1份的I+G,上述呈味剂包括3-5份的酵母抽提物和3-5份的水解植物蛋白,以增强肉感。上述香辛料包括1-2 份的蒜粉、1-2份的生姜粉,可以除腥、增加滋味。海鲜香精可以增加产品头香。上述填充剂包括0-2.3份的玉米淀粉和0-3.8份的麦芽糊精。
上述调味品由于是用微藻多肽粉为核心营养原料复配而成,所以具有营养丰富、鲜度高且含有DHA藻油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微藻多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藻粕粉碎,取藻粕粉末加水混合;
(二)、加入蛋白酶酶解4-7小时;
(三)、将酶灭活,然后浓缩酶解液;
(四)、加入包埋剂,包埋、最后喷雾干燥即得到微藻多肽粉。
其中上述水的加入量一般为藻粕粉末重量的8-12倍。上述蛋白酶的酶解温度控制在45-60℃。上述包埋剂为β-环糊精、变性淀粉或乳清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润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润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73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阅读辅助装置
- 下一篇:简支箱梁钢筋整体绑扎台座及其吊架和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