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木器保护的新型聚氨酯透明半哑清漆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8496.3 | 申请日: | 201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7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冠军涂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121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木器 保护 新型 聚氨酯 透明 清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室内装饰装修用木器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聚氨酯木器漆,特别涉及木器透明涂装工艺中的环保装饰用环保半哑清漆。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具不再局限于一般的审美和装饰效果,而更多的对健康、舒适提出要求,而市场上家具用的醇酸聚氨酯漆,虽有良好的装饰效果,但均有气味难以消除,溶剂残留时间长,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大。
传统双组份木器漆所用的树脂多为短油度醇酸树脂,需要加入大量的固化剂才可以迅速干燥,若用普通的聚氨酯固化剂,合成的木器漆中游离TDI容易超标,若用拜耳L-75固化剂,则成本高。
木器漆受醇酸树脂羟值的影响很大,采用低羟值树脂制备得到的木器漆干燥快,有较好的弹性、耐水性和保光性。但目前市面上的醇酸树脂的羟值基本在120mgKOH/g左右,羟值高,粘度大,虽然所制备的木器漆常温干燥硬度高、耐汽油性好,但是耐水性较差。
传统木器漆一般采用m(油漆)∶m(固化剂)∶m(稀释剂)=1∶0.5∶1,需加入较多固化剂达到施工效果,成本高且不环保,因此亟需开发一款性能更优越的环保快干型半哑清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用一种新型硬脂酸改性短油度醇酸树脂作成膜物质制备得到一种综合性能优越的半哑清漆。该新型硬脂酸改性短油度醇酸树脂在本清漆中,璃化温度较高,干燥过程中释放溶剂快,溶剂残留时间短,配以少量的固化剂即可达到干燥的效果;同时此醇酸树脂中含有的伯羟基,空间位阻小,固化反应活性高,加快了油漆施工的干燥成膜速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清漆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用于木器保护的新型聚氨酯透明半哑清漆,该清漆由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混合制成:硬脂酸改性短油度醇酸树脂40.0~50.0%、、分散剂0.3~1.0%、消泡剂0.2~0.5%、防沉剂0.5~1.5%、溶剂1.0~6.0%、聚酮树脂溶液(PQE918)5.0~15.0%、玻璃粉5.0~10.0%、手感蜡粉0.5~1.5%、消光粉1.0~8.0%、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1.0~10.0%、丁酯为2.0~15.0%、流平剂0.1~0.5%、硝化棉浆为10.0~20.0%、抗黄变助剂0.5~1.0%、除味剂0.1~0.5%和防沉助剂0.3~0.8%;各组分之和为100%。
上述各组分优选的质量含量为:硬脂酸改性短油度醇酸树脂44.0~47.0%、分散剂0.4~0.6%、消泡剂0.2~0.4%、防沉剂0.8~1.0%、溶剂3.0~5.0%、聚酮树脂溶液8.0~11.0%、玻璃粉5.0~7.0%、手感蜡粉0.8~1.1%、消光粉3.0~5.0%、丙二醇甲醚醋酸酯4.0~5.5%、丁酯7.0~10.0%、流平剂0.2~0.4%、硝化棉浆13.0~17.0%、抗黄变助剂0.7~0.9%、除味剂0.1~0.2%、防沉助剂0.4~0.6%。各组分之和为100%。
本发明所使用的硬脂酸改性短油度醇酸树脂(1270B-1树脂)酸值在10~12mgKOH/g之间,稍高于传统的树脂(7~10mgKOH/g),对粉料的润湿性较好,且不存在涨罐等问题,所制备的半哑清漆达到了最好的效果。该硬脂酸改性短油度醇酸树脂的各原料精油酸、硬脂酸、苯酐、苯甲酸、二甘醇、三羟甲基丙烷、甘油、季戊四醇和抗氧剂的优选的质量含量分别为:10~30%、5~10%、30~40%、3~8%、10~16%、1~5%、2~8%、8~12%、0.1~0.5%;最优选为:20~25%、5~7%、35~40%、3~4%、10~13%、2~5%、5~8%、10~12%、0.2~0.5%。
该硬脂酸改性短油度醇酸树脂的各原料的反应过程为:将精油酸、硬脂酸、苯酐、苯甲酸、二甘醇、三羟甲基丙烷、甘油、季戊四醇、抗氧剂混合,以二甲苯做带水剂,以二氧化碳为保护气,在120~220℃下反应,至酸值≤12mgKOH/g,降温,调节粘度后过滤。其中抗氧剂为亚磷酸三苯酯和次磷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抗氧剂在苯酐加入之后与其他原料混合,且抗氧剂加入时体系的温度小于80℃。其中调节粘度以及过滤的步骤包括:先调节至反应物料粘度至格式粘度38~45 S/25℃,再出料,待出料后,先用二甲苯洗釜,再用二甲苯与甲苯调节粘度,待粘度合格(25000±5000mPa·s/25℃)后过滤。其中带水剂二甲苯的用量为各原料总质量的2~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冠军涂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冠军涂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84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电位中和的流动电解质电池
- 下一篇:制冷器和用于该制冷器的抽拉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