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木器保护的新型聚氨酯透明底漆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9090.7 | 申请日: | 201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7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冠军涂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121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木器 保护 新型 聚氨酯 透明 底漆 | ||
1.一种用于木器保护的新型聚氨酯透明底漆,其特征在于该底漆由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混合制成:硬脂酸改性短油度醇酸树脂40.0~50.0%、消泡剂0.1~0.5%、有机土浆5.0~15.0%、聚酮树脂溶液5.0~15.0%、硬脂酸锌1.0~5.0%、滑石粉5.0~10.0%、二甲苯1.0~5.0%、丙二醇甲醚醋酸酯1.0~5.0%、丁酯2.0~11.0%、硝化棉浆10.0~20.0%、催干剂0.1~0.5%、抗黄变助剂0.1~0.8%、除味剂0.1~0.5%;
其中所述的硬脂酸改性短油度醇酸树脂由如下质量含量的原料反应制得:精油酸10~35%、硬脂酸5~28%、苯酐28~42%、苯甲酸1~10%、二甘醇5~20%、三羟甲基丙烷0.1~5%、甘油1~10%、季戊四醇5~15%、抗氧剂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木器保护的新型聚氨酯透明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脂酸改性短油度醇酸树脂的各原料精油酸、硬脂酸、苯酐、苯甲酸、二甘醇、三羟甲基丙烷、甘油、季戊四醇和抗氧剂的质量含量分别为:10~30%、5~10%、30~40%、3~8%、10~16%、1~5%、2~8%、8~12%、0.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木器保护的新型聚氨酯透明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脂酸改性短油度醇酸树脂的各原料精油酸、硬脂酸、苯酐、苯甲酸、二甘醇、三羟甲基丙烷、甘油、季戊四醇和抗氧剂的质量含量分别为:20~25%、5~7%、35~40%、3~4%、10~13%、2~5%、5~8%、10~12%、0.2~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木器保护的新型聚氨酯透明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脂酸改性短油度醇酸树脂的各原料的反应过程为:将精油酸、硬脂酸、苯酐、苯甲酸、二甘醇、三羟甲基丙烷、甘油、季戊四醇、抗氧剂混合,以二甲苯做带水剂,以二氧化碳为保护气,在120~220℃下反应,至酸值≤12mgKOH/g,降温,调节粘度后过滤;其中抗氧剂在苯酐加入之后与其他原料混合,且抗氧剂加入时体系的温度小于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木器保护的新型聚氨酯透明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土浆由质量含量5.0~20%的有机膨润土、80.0~95.0%的二甲苯和0.1~2.0%的助剂BYK-ATU混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木器保护的新型聚氨酯透明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消泡剂SS-220,所述硝化棉浆为30%的1/4秒的硝化棉,所述催干剂为催干剂T-12,所述抗黄变助剂为抗黄变助剂KH-18,所述除味剂为芳香型涂料除味剂BIOPLU,所述聚酮树脂溶液的质量含量为30.0~7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木器保护的新型聚氨酯透明底漆,其特征在于该底漆的混合制备方法如下:
①将硬脂酸改性短油度醇酸树脂、消泡剂、有机土浆、聚酮树脂溶液加入到反应器中,在转速500~800r/min中分散5~10min;
②再加入硬脂酸锌和滑石粉,在转速1000~1200r/min中分散至物料细度≤50μm;
③加入二甲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部分丁酯、硝化棉浆、催干剂、0抗黄变助剂、除味剂,在转速500~800r/min中分散5~10min;
④最后用丁酯为调节粘度,将物料粘度调到2000±200mPa·s/25℃后,过200目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冠军涂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冠军涂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90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