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笋及其下脚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2492.2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3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华;李志明;张丽红;余奇飞;郭巧玲;郑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P17/06 | 分类号: | C12P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笋 及其 下脚料 中黄 酮类 化合物 提取 方法 | ||
1.一种芦笋及其下脚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如下:
(1)、将芦笋及其下脚料洗净后,置于温度为60~70℃的环境下烘干3~4个小时,取出并进行粉碎,过100目筛;
(2)、在第一步过程所得的芦笋粉中,按料液比为1∶10加入水进行混合,然后再加入芦笋粉质量5%的纤维素酶,进行酶解100分钟;
(3)、再加入乙醇,使乙醇所占浓度为80%,料液比为1∶100;
(4)、将上述料液放置在超声波下,在超声波作用下进行提取;
(5)、将超声波提取后的料液,进行过滤提取,然后进行真空干燥,即得到黄酮类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笋及其下脚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素酶解在环境温度为50℃,pH值为5.5的条件下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笋及其下脚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波作用在功率为250W的超声波,环境温度为75℃的条件下,提取7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漳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24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