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笋及其下脚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2492.2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3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华;李志明;张丽红;余奇飞;郭巧玲;郑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P17/06 | 分类号: | C12P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笋 及其 下脚料 中黄 酮类 化合物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芦笋及其下脚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芦笋由于肉美味鲜且营养价值高,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因此被大家所喜爱,芦笋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这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自由基、抗氧化、抗癌、抗菌、抗病毒、抗炎症、抗过敏、抗糖尿病并发症等多种生理活性及药理作用,并具有降低血管透性及脆性的作用,对人类的肿瘤、衰老、血管病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的这种芦笋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有非常多,如已经公开的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821237A的发明专利,该专利采用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法的提取方法,采用该方法存在着要求条件高、提取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芦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供一种采用生物酶解和超声波方法的芦笋及其下脚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芦笋及其下脚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的工艺流程为:将芦笋及其下脚料洗净后,置于温度为60~70℃的环境下烘干3~4个小时,取出并进行粉碎,过100目筛;按料液比为1∶10加入水进行混合,然后再加入芦笋粉质量5%的纤维素酶,在环境温度为50℃,pH值为5.5的条件下进行酶解100分钟;再加入乙醇,使乙醇所占浓度为80%,料液比为1∶100;将上述料液放置在功率为250W的超声波作用下,环境温度为75℃的条件下,提取75分钟;将超声波提取后的料液进行过滤提取,然后进行真空干燥,即得到黄酮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芦笋及其下脚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采用超声波原理,并且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进行催化反应,具有提取方法简单,提取要求较低,提取成本低,且提取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突破传统思维的理想提取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芦笋及其下脚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的工艺流程为:
1、将芦笋及其下脚料洗净后,置于温度为60~70℃的环境下烘干3~4个小时,取出并进行粉碎,过100目筛,即得到芦笋粉。
2、在芦笋粉中按料液比为1∶10加入水进行混合,料液比为1∶10即在每1克芦笋粉中加入10mL的水,然后再在混合物中加入芦笋粉质量5%的纤维素酶,即在每100克的芦笋粉中加入5克的纤维素酶,使混合物在环境温度为50℃,pH值为5.5的条件下进行酶解100分钟。
3、再在混合物中加入乙醇,使乙醇所占浓度为80%,即乙醇所占混合物的浓度为80%,料液比为1∶100,即每1克芦笋粉中具有100mL的液体。
4、将上述料液混合物放置在放置在超声波下,在超声波作用下进行提取,当超声波的功率为250W时,环境温度为75℃的条件下,需要进行提取75分钟。
5、将超声波提取后的料液进行过滤提取,然后进行真空干燥,即得到黄酮类化合物。
通过上述工艺流程即可提取到芦笋及其下脚料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这种采用超声波原理的提取方法,具有提取方法简单,提取要求较低,提取成本低,且提取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全新的提取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已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描述,但应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相关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变更和/或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漳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24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