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把转向式车辆的弹簧悬架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4650.6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0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罗伯特·鲍威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把 转向 车辆 弹簧 悬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悬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这样的弹簧悬架,该弹簧悬架包括弹簧和引导件,该弹簧纵向延伸超出容纳该弹簧的悬架管,该引导件布置在悬架管内以限制该弹簧的横向移动。
背景技术
弹簧悬架系统,通常是在手把转向式车辆如自行车和摩托车上使用的螺旋弹簧悬架,其包括可在下管内滑动的上管和完全布置在上管内的螺旋弹簧组件。螺旋弹簧组件可包括串联叠置的正螺旋弹簧和负螺旋弹簧。为了获得理想的骑乘性能,螺旋弹簧装配为具有一些预载荷,通常要求将弹簧限制在上管内。弹簧这样叠起来的缺点是上管较长,因此给悬架系统增加了额外的重量。因此,需要一种使用较短的上管的悬架系统,从而减少整个悬架系统的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弹簧悬架,其包括延伸超出第一管的螺旋弹簧,该第一管允许使用短管从而减少悬架的重量。该螺旋弹簧悬架可使用在手把转向式车辆上,如自行车或摩托车。螺旋弹簧的第一端布置在第一管内并且接近第一管的第一端被固定地支撑。螺旋弹簧延伸超出第一管的第二端。轴固定地支撑螺旋弹簧的第二端。在悬架负载下,轴和第一管相对于彼此可滑动地移动,以纵向压缩螺旋弹簧。引导件布置在第一管内并在螺旋弹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连接该螺旋弹簧。引导件在第一管内移动并在螺旋弹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连接至该螺旋弹簧。引导件在螺旋弹簧内移动以限制螺旋弹簧的横向移动从而保护螺旋弹簧不接触第一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引导件包括一开口,该开口以可滑动的方式容纳所述轴,并在第一管内引导该轴。引导件是非弹性的。螺旋弹簧的较小直径部分在引导件和螺旋弹簧的第二端之间纵向延伸。引导件的外径大于螺旋弹簧的较大直径部分。螺旋弹簧的较大直径部分的外径基本上等于第一管的内径,从而降低了螺旋弹簧的屈曲。螺旋弹簧成螺旋形地连接至引导件。轴的第一端具有盖罩,该盖罩的直径比引导件的开口大。轴的第二端固定地支撑螺旋弹簧的第二端。
螺旋弹簧悬架可以进一步包括挡环,该挡环在第一管的第二端附近被固定地在内部附接至第一管。挡环的内径小于引导件的外径,以防止引导件在回弹负载下离开第一管的第二端。
螺旋弹簧悬架可以还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二管。第二管的第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容纳第一管的第二端。轴的第二端固定到第二管的第二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管和第二管形成第一腿部。螺旋弹簧悬架进一步包括第二腿部,该第二腿部包括以可滑动的方式容纳第四管的第三管。螺旋弹簧为将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和第四管远离彼此偏压的正弹簧,且第二腿部包括将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和第四管朝向彼此偏压的负弹簧。
参照附图,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中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在未加载位置的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螺旋弹簧悬架的自行车悬架叉的截面图;
图2为在加载位置的图1中的自行车悬架叉的截面图;
图3为图1中自行车悬架叉的第一腿部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和
图4为图1中自行车悬架叉的第一腿部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示出了自行车前悬架叉10,其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螺旋弹簧悬架12。叉10包括连接到转向管16的肩盖(crown)14以及第一腿部18和第二腿部20。第一腿部18包括可滑动地布置在第二管24(在这个实施方式中为外部下管)内的第一管22(在这个实施方式中为内部上管)。第二腿部20包括可滑动地布置在第四管28(在这个实施方式中为外部下管)内的第三管26(在这个实施方式中为内部上管)。第一管22和第三管26连接到肩盖14,且第二管和第四管通过勾爪(dropout)30连接到轮轴(未示出)。可以理解,尽管本发明的说明是关于前悬架叉的,但是所述悬架系统也可实施于后避震器、座杆、或在自行车车架上的其他位置。此外,本发明的悬架12可用在摩托车以及其他手把转向式车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46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化吸收式制冷装置
- 下一篇:大型中央空调风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