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多组份纱线的短流程高效纺纱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6227.X | 申请日: | 201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4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卫林;田野;沈小林;杨进;陈军;华永诚;甄雅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江门市新会科艺纺织机械配件厂 |
主分类号: | D01H5/70 | 分类号: | D01H5/70;D01H5/78;D01H5/86;D01H5/72;D01H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多组份 纱线 流程 高效 纺纱机 | ||
1.一种生产多组份纱线的短流程高效纺纱机,包括悬锭式粗纱机的牵伸机构和加捻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悬锭式粗纱机的牵伸机构上,在第三皮辊(5)的表面沿周向开有定位环形槽(6),上销(3)和下销(3’)分别固装在第三罗拉(5’)和第二罗拉(2’)之间,上皮圈(4)套装在第三皮辊(5)和上销(3)上,下皮圈(4’)套装在第三罗拉(5’)和下销(3’)上,在后皮辊(7)和后罗拉(7’)组成的罗拉对的后方设置有定位喂纱装置(8),定位喂纱装置(8)上开有与开在第三皮辊(5)上定位环形槽(6)相对应的定位喂纱孔(9),在定位喂纱装置(8)上还开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喂纱孔(10),定位喂纱孔(9)和喂纱孔(10)在同一水平线上,悬锭式粗纱机的加捻卷绕机构上的锭翼(13)的两臂开档宽度与锭翼(13)的臂长之比为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多组份纱线的短流程高效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在第三皮辊(5)上的定位环形槽(6)为单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多组份纱线的短流程高效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在第三皮辊(5)上的定位环形槽(6)为双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产多组份纱线的短流程高效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定位环形槽(6)开在第三皮辊(5)的一侧时,在定位喂纱装置(8)上开有一个定位喂纱孔(9)和一个喂纱孔(10),定位喂纱孔(9)的轴线与定位环形槽(6)的中线共线,喂纱孔(10)位于定位喂纱孔(9)的旁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产多组份纱线的短流程高效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定位环形槽(6)开在第三皮辊(5)的中间部位时,在定位喂纱装置(8)上开有一个定位喂纱孔(9)和喂纱孔(10)和喂纱孔(10’),定位喂纱孔(9)的轴线与定位环形槽(6)的中线共线,喂纱孔(10)和喂纱孔(10’)分别位于定位喂纱孔(9)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生产多组份纱线的短流程高效纺纱机,其特征在于:第三皮辊(5)上的开有定位环形槽(6)和定位环形槽(6’)时,在定位喂纱装置(8)上开有定位喂纱孔(9)和定位喂纱孔(9’)及一个喂纱孔(10),定位喂纱孔(9)和定位喂纱孔(9’)的轴线与分别与定位环形槽(6)和(6’) 的中线共线,喂纱孔(10)位于定位喂纱孔(9)和定位喂纱孔(9’)的中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生产多组份纱线的短流程高效纺纱机,其特征在于:第三皮辊(5)上的开有定位环形槽(6)和定位环形槽(6’)时,在定位喂纱装置(8)上开有定位喂纱孔(9)和定位喂纱孔(9’)及喂纱孔(10)和喂纱孔(10’),定位喂纱孔(9)和定位喂纱孔(9’)的轴线与分别与定位环形槽(6)和(6’)的中线共线,喂纱孔(10)和喂纱孔(10’)位于定位喂纱孔(9)和定位喂纱孔(9’)的中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江门市新会科艺纺织机械配件厂,未经武汉纺织大学;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江门市新会科艺纺织机械配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622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