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举升系统故障判断装置和系统及故障判断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6488.1 | 申请日: | 201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5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霞;王建军;李名祥;张崇勤;杨培金;丛洪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9/00 | 分类号: | F15B19/00;B60P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故障 判断 装置 系统 故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车举升设备的故障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举升系统故障判断装置和系统及故障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各种自卸工程车的数量越来越多,自卸工程车中多具有举升系统,举升系统一般由液压实现动力传输。
现有液压技术的举升系统通常包括齿轮泵、三位三通阀和液压油缸等基础的液压件。但是,现有液压举升系统的维修问题日益突出。自卸车举升系统的故障判断很不容易查清故障件,只能靠换液压件,随后检测整个举升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来判断该更换的液压件是否为故障件,即逐一更换排查的方式。但是,这样操作的缺陷非常明显,更换液压件需先将举升系统内的液压油放光,更换一个液压件加一次液压油,如果未能正常工作就更换另一个液压件,重复操作。更换下的非故障液压件往往被当成故障件不再换回。上述操作都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举升系统故障判断装置和系统及故障判断方法,以实现有效对举升系统故障件的判断,降低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举升系统故障判断装置,其中,包括:
第一开关阀,其第一端用于连接至第一液压件的出油口,第二端用于连接至第二液压件的进油口,该第一开关阀的开启阈值设定为第一门限值;
第一压力表,通过三通接头连接在第一开关阀与第一液压件之间的油路中;
第二开关阀,其第一端用于连接至第二液压件的出油口,第二端用于连接至第三液压件的进油口,该第二开关阀的开启阈值设定为第二门限值。
第二压力表,通过三通接头连接在第二开关阀与第二液压件之间的油路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举升系统故障判断系统,包括齿轮泵、三位三通阀和液压油缸,其中,还包括故障判断装置,所述故障判断装置包括:
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的第一端用于连接至齿轮泵的出油口,所述第一开关阀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三位三通阀的进油口,所述第一开关阀的开启阈值设定为第一门限值;
第一压力表,通过三通接头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阀与所述齿轮泵之间的油路中;
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的第一端用于连接至所述三位三通阀的出油口,所述第二开关阀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液压油缸的进油口,所述第二开关阀的开启阈值设定为第二门限值,所述第一门限值和第二门限值等于或大于所述齿轮泵的工作油压值;
第二压力表,通过三通接头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关阀与所述三位三通阀之间的油路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本发明的举升系统故障判断系统所执行的故障判断方法,其中,包括:
当该举升系统发生故障时,关闭第一开关阀,启动齿轮泵以工作油压值输出液压油;
采集第一压力表的第一压力值,当判断该第一压力值小于工作油压值时确定齿轮泵故障;
当确定齿轮泵未发生故障时,开启第一开关阀,关闭第二开关阀,并保持齿轮泵以工作油压值输出液压油;
采集第二压力表的第二压力值,当判断该第二压力值小于工作油压值时确定三位三通阀故障;
当确定三位三通阀未发生故障时,确定液压油缸故障。
本发明提供的举升系统故障判断装置能准确判断发生故障的器件,提高了货箱举升系统的维修效率,达到了节约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举升系统故障判断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举升系统故障判断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举升系统故障判断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液压件;2-过渡接头; 3-第一压力表;
4-第一开关阀;5-第二液压件; 6-三通接头;
7-第三液压件;8-第二开关阀; 9-第二压力表;
10-齿轮泵; 11-三位三通阀;12-液压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64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