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波管零部件的电解去油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9019.5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1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夏;江祝苗;郑伟;张迎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F1/00 | 分类号: | C25F1/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周光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波 零部件 电解 工艺 | ||
1.一种行波管零部件的电解去油工艺,所述行波管零部件包括弹簧钢、弹簧钢以外的黑色金属零部件、及除钼、铝、钼合金以外的有色金属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去油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准备电解液、去油槽,用砂纸对导电棒进行清洁处理,用棉布蘸水对其进行擦拭;将零部件绕在导线上并放入金属筐或固定夹具内;
第二步骤:对除弹簧钢以外的黑色金属零部件进行电解去油;
(1)将零件放入去油槽中;
(2)按下列参数进行去油;
——温度:60-80℃
——电流密度:5-10A/dm2
——电压:12-15V
(3)将电解槽中的导电棒接到电源阴极上持续2-10min;
(4)将电解槽中的导电棒接到电源阳极上持续2-5min;
第三步骤:对除钼、铝、钼合金以外的有色金属零件进行电解去油;
(1)将零件放入去油槽中;
(2)按下列参数对零件进行去油:
——温度:60-80℃
——电流密度:3-5A/dm2
——电压:12-15V
(3)将电解槽中的导电棒接到电源阴极持续3-10秒;
第四步骤:对弹簧钢进行电解去油;
(1)将弹簧钢放入去油槽中;
(2)按下列参数对弹簧钢进行电解去油。
——温度:60-80℃
——电流密度:5-10A/dm2
——电压:12-15V
(3)将电解槽中的导电棒接到电源阳极上持续时间为3-10分钟;
第五步骤:用40℃~50℃热水冲洗零件0.3-0.5分钟;
第六步骤:用10℃~20℃冷水冲洗零件0.3-0.5分钟;
第七步骤:检测
零部件去油后零件表面应能够被水完全浸湿,如果零部件表面有水膜断裂或有水滴,按照以上第一步骤到第六步骤重新电解去油,再进行检测,直到零部件能被水完全浸湿即为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901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