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控制的蓄电池修复方法及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44352.5 | 申请日: | 201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5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许可;黎勇昌;谢海鹏;许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迪迪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孙子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控制 蓄电池 修复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智能控制的蓄电池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检测蓄电池的端电压是否大于约定值,若结果是否定的则转第二步,否则转第三步;
第二步、对蓄电池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直到充电完成,并对蓄电池进行端电压检测,若还未达到设定值,则直接报废,否则转第四步;
第三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第四步、检测蓄电池容量,是否大于标称容量的设定值,若结果是肯定的,则修复完成,否则,转向第五步;
第五步、对蓄电池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直到充电完成,检测蓄电池容量,是否大于标称容量的设定值,若结果是肯定的,则修复完成,否则,报废蓄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端电压的约定值为9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和第五步中,标称容量的设定值为标称容量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蓄电池修复的方法的修复系统,包括充电模块(1)、检测模块(2)、修复模块(3)和交流电源(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控制模块(7)和开关矩阵(4);
所述的充电模块(1)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的交流电源(6)相连,其输出端通所述的开关矩阵(4)与被修复的蓄电池(5)相连;
所述的检测模块(2)的检测信号输入端通过所述的开关矩阵(4)接所述的蓄电池(5),其检测结果输出端与所述的切换控制模块(7)相连;
所述的修复模块(3)通过所述的开关矩阵(4)接所述的蓄电池(5);
所述的切换控制模块(7)与所述的开关矩阵(4)连接,所述的切换控制模块(7)根据所述的检测模块(2)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的开关矩阵(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模块(1)的型号为CD-1605K的数字脉冲充电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模块(2)为型号是JC-1610的蓄电池容量仪。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修复模块(3)包括单片机电路、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电池极性检测电路、故障告警电路、恒流源、脉冲开关电路;
所述的单片机电路包括单片机和为该单片机提供标准时钟信号、复位信号和基准电压的的时钟电路、上电复位电路和精密电压基准电路;
所述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与被测的蓄电池(5)相连,其检测结果输出接所述的单片机电路;
所述的电池极性检测电路与被测的蓄电池(5)相连,其检测结果输出接所述的单片机电路;
所述的故障告警电路的告警控制信号输入口与所述的单片机电路相连;
所述的恒流源在所述的单片机电路控制下接被测的蓄电池(5);
所述的脉冲开关电路在所述的单片机电路控制下接被测的蓄电池(5)。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所述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换控制模块(7)包括与所述的检测模块(2)连接的检测信号输入口,分别与所述的充电模块(1)、修复模块(3)和开关矩阵(4)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的控制信号输出口;将所述的信号输入口输入的检测模块(2)的检测信息与设定的相应信息进行比较的比较电路;根据所述的比较电路的比较结果控制输出信号输出的处理器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迪迪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迪迪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43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半轴瓦的铣切加工方法
- 下一篇:通过IP网络监控终端的方法及M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