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体电动(发电)机及电调制式磁齿轮无级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44478.2 | 申请日: | 2010-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8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平;罗天珍;周伟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小平;罗天珍;周伟裕 |
主分类号: | H02K16/02 | 分类号: | H02K16/02;H02K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发电 调制 齿轮 无级 变速器 | ||
本发明属机械电子技术领域,确切的讲是一种3体冲击式(积分)电机技术及有源调制磁齿轮无级变速器.
现有的电机技术都是基于2体的构造方式;即转子与定子,就速度的适应宽度而言:一直存在下述兼顾的矛盾因素;高速段下的体积重量的冗余及低速段下的欠缺;就输出力矩而言,低速下的扭矩严重不足,超力矩输出下的过热及低效率将导致严重后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电动机的定子与转子中间插入第3体(中间体);中间体负责传输转子与定子之间的能量转移;这样中间体也可以接受外部直接动力驱动;易于汽车的混合动力系统接入;由于中间体可以在高速及冲击下运行,有利于电磁传动结构的小型化设计;当中间体选择永磁时本构造即是电动机(兼发电机),利用电磁调制盘,插入2个永磁盘之间,实现永磁变速传动,此时相对于直接动力输入来说是一个完善的无级变速器;也可以制成转毂电机;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及其它动力传动领域。
本发明的特点是:3体冲击式的电机体积小(约为同功率下2体永磁电机的2/3);低速下扭矩强大(约为同功率下2体永磁电机的4-6倍);如将3体电机与(利用电磁调制盘)永磁驱动器结合,将制成极其紧凑的混合动力总承构件(包含电动/发电机,外动力输入的无级调速器)。
本发明的技术关键:
对于3体电动(发电)机而言;基本组成为:转子(14)、冲击转子(2)及定子(5)组成;共3核心部件组成;称之为3体电动机(发电机);基本工作原理:当定子线圈(44)有电流通过时,将对转子(14)生成驱动力矩(转子可以是永磁的或感应的或磁滞方式的);当转子(14)被加速到一定速度时,将与冲击转子(2)发生碰撞,该碰撞是通过转子撞击柱(41)、(42)之间的直接碰撞来实现的;该碰撞可以使非接触的软碰撞;如图1的剖面线AA的剖面图1A所示。在2个转子的转子撞击柱(41)、(42)可以安装有永磁体;当转子撞击柱(41)与(42)之间相互靠近时,磁场的斥力将急剧的增加,缓解碰撞,并使无接触碰撞成立。图3中的B及C分别是,转子永磁体(动力接收盘)(51)的轴向视图;及(52)电磁铁磁极电磁铁调制盘(56)的轴向视图。
对电调制式磁齿轮无级变速器而言:基本组成为;电磁铁线圈(57)安装在电磁铁磁极电磁铁调制盘(56)上;在数量上往往大大的超过(动力接收盘)(51)及(动力放送盘)(52)各自的永磁体总数;对于降速传递转动时,(动力接收盘)(51)的永磁体总数要少于(动力放送盘)(52)的永磁体数量;此种情形类似于磁齿轮的传递行为;工作原理:当各电磁铁可被独立控制,(58)为电磁铁线圈引出导线,它们之间的并串联关系可被任意组合;统一被一个类是于伺服电机的控制器控制,可以根据需要在(动力接收盘)(51)及(动力放送盘)(52)的不同的转动相对位置状态时,处于不同的并串联组合及电流分布状态;使得就(动力接收盘)(51)及(动力放送盘)(52)传输而言处于不同的力矩传输状态(变矩),以满足不同的传输需要;(59)为动力输出轴(60)为动力输出轴,(54)/(55)为动力输入轴转盘((动力接收盘)(51)及(动力放送盘)(52)正是各自安装在这2个转盘上)。
超级电容及必要容量的电池往往是必要的,在在电磁铁磁极电磁铁调制盘(56)上的电磁铁线圈(57)调制时,是要伴随着电磁能的不断存储释放及消耗,超级电容适用于瞬间的大电流的吸收及放出,电池往往是处理相对较慢的电流存放情形,最终的积累结果通过电池的存储是最为恰当的。
众多电磁铁线圈(57)调制模式:
#多组相邻到向磁极群模式:即将(57)分为多组,同组的各磁极的磁化方向相同,相邻组之间的磁化方向相反。
#改变组数模式:改变同组磁极的数量使组数发生变化,当同组磁极数量减少则组数增加,当同组磁极数量增加则组数减少。
#等效旋转磁场模式:此方式是通过各组之间交换边界磁极来实现,即将各组相邻的磁极进行转移,将本组的边界磁极划分给相邻的组,同时吸收另一个相邻的磁极组的磁极,使每组磁极的数量保持不变,顺时针转移交换旋转磁场顺时针旋转;逆时针转移交换旋转磁场则逆时针旋转(相当于(56)沿其转轴旋转)。
#复合模式:上述各模式的组合(改变组数/等效旋转/到向)。
总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小平;罗天珍;周伟裕,未经吴小平;罗天珍;周伟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44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装置及其动态对焦方法
- 下一篇: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