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热式尾气热能回收微排放节能高压发动机主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7262.1 | 申请日: | 201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5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明;顾仁欣;王红舒 |
主分类号: | F02M31/08 | 分类号: | F02M31/08;F01N5/02;F02M25/028;F01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2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尾气 热能 回收 排放 节能 高压 发动 机主 装置 | ||
1.一种蓄热式尾气热能回收微排放节能高压发动机主件装置,包括气缸、活塞、尾气进气管、尾气排气管、空气进气管、空气滤清器、发动机进气管、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在内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2)的输入端设置废气涡轮增压机(16),在外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7)的输出端设置压气机(17),在高温尾气输入管(1)的的输入端、高温空气导入发动机进气输入管(10)的输出端设置高压气缸(18),在外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7)的输出端设置高能燃料高温预热输入压力输送器(34)、高能燃料高温预热输入控制系统(35),在外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7)的输入端设置水乳溶液助燃剂罐(20)、助燃剂泵(22)、助燃剂输入控制系统(23)、液雾化冷却压力喷射器(33),在水乳溶液助燃剂罐(20)内的设置许多的水乳溶液助燃剂(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尾气热能回收微排放节能高压发动机主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外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7)外设置高温燃烧室(27),在高温燃烧室(27)上设置点火器(25)、自点火高温高焰燃烧器(28),在外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7)外设置高温空气输入控制系统(30)、高温助燃空气输入管(29),在自点火高温高焰燃烧器(28)外设置高能燃料输入高压喷射器(31)、高能燃料输入控制系统(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尾气热能回收微排放节能高压发动机主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废气涡轮增压机(16)的一端与内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2)连接另一端与高温尾气滤清器(36)连接,压气机(17)的一端与外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7)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高温空气导入发动机进气输入管(10)的一端连接,在高压气缸(18)的上部设置高温尾气输入管(1)、高温空气导入发动机进气输入管(10),高能燃料高温预热输入控制系统(35)的一端与高能燃料高温预热输入压力输送器(34)连接另一端与压气机(17)的输入端连接,助燃剂泵(22)的一端与水乳溶液助燃剂罐(20)连接另一端与助燃剂输入控制系统(23)连接,液雾化冷却压力喷射器(33)的一端与助燃剂输入控制系统(23)连接另一端在空气滤清器(6)的输出端内安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尾气热能回收微排放节能高压发动机主件装置,其特征在于:高温燃烧室(27)的一端与外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7)连接另一端与自点火高温高焰燃烧器(28)连接,高温空气输入控制系统(30)的一端与外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7)连接另一端与高温助燃空气输入管(29)连接,高能燃料输入高压喷射器(31)的一端与高能燃料输入控制系统(32)连接另一端与自点火高温高焰燃烧器(28)连接,高温助燃空气输入管(29)的另一端与自点火高温高焰燃烧器(2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明;顾仁欣;王红舒,未经陈明;顾仁欣;王红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726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液压螺杆泵
- 下一篇:一种大位移井套管柱的三轴应力强度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