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49128.5 | 申请日: | 201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5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倍;陈文荣;蒋焕梧;陈正士;徐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7/00 | 分类号: | C23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制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及铝合金因其质轻以及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使得铝及铝合金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家用电器、汽车、电子产品的外壳。
为了获得较好的外观效果,通常通过阳极氧化、电泳涂装、喷漆等表面装饰处理在铝或铝合金产品表面形成某种颜色的装饰层,然而,经上述处理获得的装饰层的颜色通常是固定不变的,缺乏变化和多样性。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这种外观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外观追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颜色多变、具有较佳装饰效果的铝制品。
另外,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述铝制品的制备方法。
一种铝制品,包括铝基体及形成于该铝基体上的无色透明真空镀膜层,该铝基体包括经电化学腐蚀形成的多孔表面,该多孔表面分布有多个纳米孔,该真空镀膜层形成于该多孔表面上。
一种铝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铝基体;
电化学腐蚀处理,以使该铝基体形成多孔表面,该多孔表面分布有多个纳米孔;
真空镀膜处理,以于该多孔表面形成一层无色透明的真空镀膜层。
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铝制品先通过阳极电化学腐蚀处理在该铝基体上形成多孔表面,再通过真空镀膜方法于该多孔表面形成该无色透明的真空镀膜层。由于多孔表面分布有所述纳米孔,使该真空镀膜层在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厚度,即真空镀膜层于所述纳米孔处的厚度大于未形成纳米孔处的厚度。在光的照射下,不同厚度的真空镀膜层对光线的反射与折射的光程差不同,因此不同位置处的真空镀膜层可形成不同颜色的干涉光,使得同一铝制品表面呈现多种颜色,具有较佳的装饰效果。该铝制品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铝制品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铝制品 100
铝基体 10
多孔表面 12
纳米孔 122
真空镀膜层 30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铝制品100包括铝基体10及形成于铝基体10上的一层无色透明的真空镀膜层30。
铝基体10的材料为纯铝或铝合金。
铝基体10包括多孔表面12,该多孔表面12上分布有多个纳米孔122。所述纳米孔122的孔径范围为10~300nm,较佳为30~100nm。纳米孔122的深度分布在10~120nm范围内,较佳为20~80nm。所述纳米孔122可通过电化学腐蚀形成。
该真空镀膜层30形成于铝基体10的多孔表面12上。由于多孔表面分布有所述纳米孔122,使真空镀膜层30在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厚度。真空镀膜层30可以由金属、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形成,其中金属可以为钛、铬、铝、锌及锆等,金属氧化物可以为钛、铬、铝、锌及锆的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可以为二氧化硅。当真空镀膜层30由所述金属形成时,其厚度在10~150nm范围内,其厚度为150nm以下时,真空镀膜层30接近无色透明,超过150nm时,真空镀膜层30自身的颜色在肉眼观察下开始变得较为明显。当真空镀膜层30由所述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形成时,其厚度在50nm至2μm范围内。
上述铝制品100在形成该真空镀膜层30前,具有多孔表面12的铝基体10为铝材原色。当多孔表面12形成该真空镀膜层30后,由于多孔表面12分布有所述纳米孔122,使真空镀膜层30在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厚度,即真空镀膜层30于纳米孔122处的厚度大于未形成纳米孔122处的厚度。在光的照射下,不同厚度的真空镀膜层30对光线的反射与折射的光程差不同,因此不同位置处的真空镀膜层30可形成不同颜色的干涉光,使得同一铝制品100表面呈现多种颜色。
上述铝制品100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提供该铝基体10。
对铝基体10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对铝基体10除油及化学抛光。其中,所述除油步骤可以用丙酮清洗大约5分钟后,于乙醇中超声振动大约30min,然后用水清洗。所述化学抛光所用抛光液可以用体积比为3∶1∶1的磷酸(质量浓度为85%)、硝酸和水的混合溶液,抛光时抛光液温度在70~80℃之间,抛光时间大约为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91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挖钻机
- 下一篇:透镜和使用其的半导体发光元件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