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式焊机节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2551.0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9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龚磊;秦建伟;管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沈国安 |
地址: | 21443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式 节电 装置 | ||
1.一种数字式焊机节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含有焊机(2)、接触器、变压器一(T1)、互感器检测输入线圈(L1-1)、互感器检测输出线圈(L1-2)和主控电路(1),所述接触器的主触头(KM1)接入与焊机(2)电源输入端相连的电源线上,所述互感器检测输入线圈(L1-1)、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头(KM2)和变压器一(T1)的次级绕组串联后接入接触器的主触头(KM1)与焊机(2)电源输入端之间的电源线上,所述变压器一(T1)的初级绕组接入电源线输入端,所述互感器检测输出线圈(L1-2)套至于接触器的主触头(KM1)与焊机(2)电源输入端之间的电源线上;
所述主控电路(1)包含有比较模块、单片机(U1)和控制模块,所述单片机(U1)型号为STC12C2052,所述比较模块包含有比较器(U2)、光耦一(U3)、分压电路一和分压电路二,所述光耦一(U3)的型号为PC817,所述分压电路一由电阻R7和电位器一(RP1)串联构成,所述电阻R7一端接高电平,另一端与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电位器一(RP1)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所述分压电路二由电阻R8和电位器二(RP2)串联构成,所述分压电路二两端并联接有二极管D2和电容C5,所述分压电路二的电位器二(RP2)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比较器(U2)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所述分压电路二的电阻R8一端与比较器(U2)的正相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上述互感器检测输出线圈(L1-2)的一端相连,所述互感器检测输出线圈(L1-2)的另一端与分压电路二的电位器二(RP2)接地端相连;所述比较器(U2)的输出端接入光耦一(U3)的1脚,所述光耦一(U3)的2脚和3脚接地,所述光耦一(U3)的4脚接入单片机(U1)12脚;
所述控制模块包含有光耦二(U4)、三极管(Q1)和继电器(CJ5),所述光耦二(U4)的型号为PC817,所述单片机(U1)的14脚接入光耦二(U4)的2脚,所述光耦二(U4)的1脚经电阻R4接入高电平,所述光耦二(U4)的4脚接入高电平,所述光耦二(U4)的3脚经电阻R5接入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入高电平,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经继电器(CJ5)的线圈后接地,所述继电器(CJ5)的触点与接触器的线圈(KM)串联后接至电源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数字式焊机节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含有按钮(KT),所述按钮(KT)与继电器(CJ5)的触点相并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数字式焊机节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含有温控开关(T)和轴流风机(FAN),所述温控开关(T)和轴流风机(FAN)串联后接入电源线输入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数字式焊机节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含有变压器二(T2),所述主控电路(1)还包含有电源模块,电源线输入端经变压器二(T2)接入主控电路(1)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含有桥式整流电路、稳压器一(TM1)和稳压器二(TM2),所述电阻R7一端所接高电平端为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变压器二(T2)相连,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稳压器一(TM1)相连,所述稳压器一(TM1)与稳压器二(TM2)相连,所述稳压器一(TM1)的型号为LM7812CT,所述稳压器二(TM2)的型号为LM7805CT。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数字式焊机节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含有变压器二(T2),所述主控电路(1)还包含有电源模块,电源线输入端经变压器二(T2)接入主控电路(1)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含有桥式整流电路、稳压器一(TM1)和稳压器二(TM2),所述电阻R7一端所接高电平端为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变压器二(T2)相连,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稳压器一(TM1)相连,所述稳压器一(TM1)与稳压器二(TM2)相连,所述稳压器一(TM1)的型号为LM7812CT,所述稳压器二(TM2)的型号为LM7805C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未经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25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