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甘膦母液成分的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2851.9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3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罗延谷;董远萍;何咏梅;胡欣;陈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9 | 分类号: | G01N21/79;G01N21/31;G01N30/02;G01N30/6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甘膦 母液 成分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甘膦母液成分的分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亚氨基二乙腈为主要原料生产双甘膦时产生的母液的成分分析方法,属于化学分析领域。
背景技术
双甘膦(N-(磷酸甲基)亚氨基二乙酸)
是以亚氨基二乙腈为原料(IDA法)生产草甘膦(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的中间体。草甘膦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膦除草剂,其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安全的特点,对多年生的深根恶性杂草的防治非常有效。近年来,由于抗草甘膦的转基因农作物的大规模推广,使得其使用更加方便,草甘膦的市场需求迅速成长,不断替代其他类的除草剂,已连续多年占据世界农药销售的首位。
目前全球草甘膦生产是以最先进的IDA法工艺为主,占75%以上。用亚氨基二乙腈生产双甘膦的母液中,主要存在未反应完的原料甲醛、亚氨基二乙酸、亚磷酸和盐酸,亚磷酸氧化后生成的磷酸,产品双甘膦以及副产物氨三乙酸;掌握其中各成分的含量,对母液中物质的回收、综合再利用以及废弃物的综合处理均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生产上双甘膦母液处理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其母液成分较复杂,尚未见双甘膦母液综合分析的相关报道,且目前实际分析双甘膦母液很多成分尚未建立分析方法。目前对溶液中单一成分的亚氨基二乙酸含量的测定,主要采用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的酸碱滴定法;对溶液中单一成分的亚磷酸、磷酸和盐酸含量的测定,主要采用常规的酸碱滴定法,直接用碱标准溶液滴定;对溶液中单一成分的双甘膦含量的测定, 主要采用以pH为9.0的缓冲液、偶氮胂(Ⅲ)作为指示剂,硝酸铅标准溶液进行络合滴定;对溶液中甲醛含量的测定主要采用亚硫酸钠加成法等;对单一成分的氨三乙酸的测定,现有技术中用定氮法测定氨三乙酸含量,但母液中含氮化合物较多,干扰大,也有用酸碱络合滴定法,即将氨三乙酸用碱溶解后,用酸碱调节至甲基红刚变黄,加入硝酸锌溶液后形成络合物析出酸,用碱标准溶液滴定,也有以铬天青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指示剂,在pH=6时用硝酸铜标准溶液滴定,但双甘膦成分复杂,母液中所含的氨三乙酸与双甘膦均有络合性,用络合滴定有干扰,氨三乙酸同时也有酸性,是一种多元酸,与母液中其它酸性物质一样,可以与碱反应,因此用上述化学分析法测定氨三乙酸含量时会受母液中的其他物质的干扰使得测定结果不准确。莫庆奎的《双甘膦生产回收溶液中盐酸、亚磷酸的含量测定》,用于双甘膦合成反应蒸出液中盐酸、亚磷酸含量测定,该蒸出液成分简单,主要含盐酸、亚磷酸和甲醛,而母液成分复杂,几种成分性质各有相似之处,分析难度大,目前还没有相关文献报道。
本发明旨在解决这一难题,建立科学合理准确的双甘膦母液分析方法,为双甘膦母液环保处理及综合利用提供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亚氨基二乙腈为原料生产的双甘膦母液中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本分析方法科学合理、简便、分析结果准确,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本发明双甘膦母液是指以亚氨基二乙腈为主要原料反应,生成的双甘膦经分离后残余的饱和溶液。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甘膦母液成分的分析方法,是对双甘膦母液中含有的甲醛、亚氨基二乙酸、双甘膦和氨三乙酸、亚磷酸、盐酸和磷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双甘膦母液中盐酸、亚磷酸及磷酸含量测定,是取体积为V0的母液,向其加入水稀释至,取稀释液,再加入有效量水进行稀释,加甲基橙指示液,用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刚好变为黄色,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再加酚酞指示液,用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继续滴定,至溶液刚好变为粉红色,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总体积;再加中性氧化钙溶液,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由红变黄再变粉红色,记录此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最后通过以下公式算得双甘膦母液中的磷酸含量、亚磷酸含量和盐酸含量:
磷酸含量= ,
亚磷酸含量=,
盐酸含量=
;
所述为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C为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28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