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结构半导体冷藏暖藏箱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4375.4 | 申请日: | 201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6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万辉;沈茂相 |
主分类号: | F25B21/02 | 分类号: | F25B21/02;F25D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5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半导体 冷藏 暖藏箱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半导体制冷制热的家用电器,特别是一种新结构半导体冷藏暖藏箱及应用于该新结构半导体冷藏暖藏箱上的一种新型综合换热器.
背景技术:目前,市场上有两种半导体冷藏箱.一种是用风扇加散热片进行外部换热的半导体冷藏箱,箱内既可制冷又可制热,但制冷效率低且有明显噪音,还有一种是用热管式散热装置进行外部换热的半导体冷藏箱,制冷效率稍高,但箱内只可制冷不能制热。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新结构半导体冷藏暖藏箱,它可以任意制冷或制热,基本无噪音,制冷效率和制热效率远高于以前的半导体冷藏暖藏箱。
本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用合适的材料制作带有一个储藏室和底部机器室的冷藏暖藏箱箱体,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作成合适的室内换热器,用合适的材料制作成液体冷媒能在内部流动的室外换热器,半导体制冷制热器的一面与室内换热器相紧密接触,半导体制冷制热器的另一面与室外换热器的内正面相紧密接触,该内正面是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室外换热器的内部开有液体冷媒流动的流动通路,室外换热器上开有同室外换热器内部的液体冷媒流动的流动通路相连通的液体冷媒流入口,液体冷媒流出口,以及系统加液时排出空气及用于补充加液的补液排气口,制作专用的电子控制板,电子控制板与半导体制冷制热器相电气连接,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作成复合式冷凝器,复合式冷凝器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单层冷凝器连通组成,各个单层冷凝器的位置是平行叠放,选用合适的输液泵,室外换热器、复合式冷凝器和输液泵相互连接构成液体冷媒流动的循环流动通路,其特征是:复合式冷凝器是被放置于新结构半导体冷藏暖藏箱的底部机器室内。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这里以半导体冷藏暖藏箱的制冷来举例说明,半导体冷藏暖藏箱通电后开始工作,半导体制冷制热器通过室内换热器源源不断地从储藏室内吸取热量,把热量传给室外换热器,储藏室内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目的,由于输液泵的工作,液体冷媒在这样一种由室外换热器、复合式冷凝器和输液泵相互连接构成的这样一种综合换热器内循环流动,使得室外换热器上的热量源源不断地被带到复合式冷凝器上,再散发到周围的空气中,由于复合式冷凝器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单层冷凝器连通组成,通常用两个单层冷凝器平行叠放连通组成,与外部环境的有效换热面积大于单层冷凝器,所以与外部环境的换热效率大于单层冷凝器,如果在复合式冷凝器旁侧处安装可以提高复合式冷凝器与空气换热效率的风机,则与外部环境的换热效率将更高,室外换热器上开有系统加液时排出空气及用于补充加液的补液排气口,则便于生产和维修。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外部循环换热系统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藏室;2.半导体制冷制热器;3.室内换热器;4.室外换热器;5.复合式冷凝器;6.输液泵;7.底部机器室;8.电子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用合适的材料制作带有一个储藏室1和底部机器室7的冷藏暖藏箱箱体,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作成合适的室内换热器3,用合适的材料制作成液体冷媒能在内部流动的室外换热器4,半导体制冷制热器2的一面与室内换热器3相紧密接触,半导体制冷制热器2的另一面与室外换热器4的内正面相紧密接触,该内正面是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室外换热器4的内部开有液体冷媒流动的液体冷媒流动通路,室外换热器4上开有同室外换热器4内部的液体冷媒流动的液体冷媒流动通路相连通的液体冷媒流入和液体冷媒流出口,以及系统加液时排出空气及用于补充加液的补液排气口,制作专用的电子控制板8,电子控制板8与半导体制冷制热器2相电气连接,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作成复合式冷凝器5,复合式冷凝器5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单层冷凝器连通组成,各个单层冷凝器的位置是平行叠放,选用合适的输液泵6,室外换热器4、复合式冷凝器5和输液泵6相互连接构成液体冷媒流动的循环流动通路。其特征是:复合式冷凝器5是被放置于半导体冷藏暖藏箱的底部机器室7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万辉;沈茂相,未经刘万辉;沈茂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43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测试装置
- 下一篇:具有防晃功能的升降式套筒螺杆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