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腐蚀耐高温缸砖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6061.8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0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诚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蚀 耐高温 缸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腐蚀耐高温缸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稀土资源的减少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原 有落后的火法冶炼将被淘汰,改用提纯效率高的酸法冶炼,酸法冶炼对设备的腐蚀比较严 重,必须采用防腐措施,原有用的是防腐瓷砖,其虽然具有防腐性,但是其耐冲击性能和耐 冷热急变性能都不够理想,对其各方面性能进行检测的结果为:脆性不抗冲击、冷热急变时 150-20℃一次开裂、表面光滑与粘结剂粘结性差。因此需要寻找一个既能耐冲击,又能耐冷 热温差急变,同时又耐腐蚀的新型材料显得非常重要。我公司开发的耐腐蚀耐高温缸砖是通 过改变产品的配方和工艺进行优化组合,强调产品优越的物理机械性能和配比中化学成分的 搭配,来满足既能抗腐蚀,又能耐高温冷热急变,同时又有优越的物理机械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耐高温缸砖。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耐高温缸砖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耐腐蚀耐高温缸砖,包含以下组分:青瓷熟料、紫泥、白泥和长石粉,各组分的重 量百分含量为:青瓷熟料40%~50%、紫泥15%~25%、白泥30%~40%、长石粉4%~ 8%。
上述的耐腐蚀耐高温缸砖,其各组分的粒径为:青瓷熟料≤2.5mm、紫泥≤0.125 mm、白泥≤0.125mm、长石粉≤0.10mm,优选为青瓷熟料0.01~2.5mm、紫泥0.01~ 0.125mm、白泥0.01~0.125mm、长石粉0.01~0.10mm。
上述的耐腐蚀耐高温缸砖,所述的青瓷熟料、紫泥、白泥和长石粉中主要化学成分的重 量百分含量为:
青瓷熟料:SiO2含量66%~70%,Al2O3含量16%~20%,Fe2O3含量<1.0%
紫泥:SiO2含量65%~68%,Al2O3含量16%~18%,Fe2O3含量<7.0%
白泥:SiO2含量66%~70%,Al2O3含量18%~24%,Fe2O3含量<1.0%
长石粉:K2O+Na2O含量>12%,Fe2O3含量<1.0%。
一种耐腐蚀耐高温缸砖的制备方法,该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将各组分按以下重量百 分含量混合:青瓷熟料40%~50%、紫泥15%~25%、白泥30%~40%、长石粉4%~8%, 加入上述原料总重量4%~6%的水混合均匀;将混合配比好并混合均匀的物料送入存储仓陈 腐20~24小时,然后根据所需产品的规格尺寸,压制成型;将压制成型的半成品送入干燥 窑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100~150℃,干燥时间为24~28小时;然后将干燥完毕的半成品 送入主隧道窑,根据工艺升温曲线进行烧制;冷却出窑,检验合格的产品包装入库。
上述的耐腐蚀耐高温缸砖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工艺升温曲线为:将温度从100℃均匀升 温至600℃,升温时间为25~35小时,然后再继续均匀升温到900℃,升温时间为13~23 小时,再继续将温度均匀升温到1250℃~1310℃,升温时间为7~12小时,然后缓慢冷却 至200℃以下,冷却时间为43~53小时。
上述的耐腐蚀耐高温缸砖的制备方法,其在于各组分粒径为:青瓷熟料≤2.5mm、紫泥 ≤0.125mm、白泥≤0.125mm、长石粉≤0.10mm;优选为青瓷熟料0.01~2.5mm、紫泥 0.01~0.125mm、白泥0.01~0.125mm、长石粉0.01~0.10mm。
上述的耐腐蚀耐高温缸砖的制备方法,所述的青瓷熟料、紫泥、白泥和长石粉中主要 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青瓷熟料:SiO2含量66%~70%,Al2O3含量16%~20%,Fe2O3含量<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诚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诚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60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