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盖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7988.3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1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今富康夫;北村敏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B65/12 | 分类号: | E05B65/12;B60K1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黄霖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用盖锁 装置 | ||
1.一种车辆用盖锁装置(100,100A),包括:
保持器(10),所述保持器(10)设置在形成于车体(200)处的盖盒(210)的支撑壁(211)处;
帽(20),所述帽(20)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保持器(10);
锁销(30),所述锁销(30)组装成相对于所述帽(20)轴向运动,并且所述锁销(30)布置成贯穿所述支撑壁(211)并凸出到所述盖盒(210)内;
盖(220),所述盖(220)构造成相对于所述盖盒(210)倾斜并开闭所述盖盒(210)的开口部,所述盖(220)构造成通过所述锁销(30)而被保持于封闭状态;
所述保持器(10)形成有安装部(13)以及第一接合部(12a),所述帽(20)的端部构造成从所述盖盒(210)的外侧朝向所述盖盒(210)内侧安装于所述安装部(13),所述第一接合部(12a)形成为相对于所述安装部(13)定位在所述盖盒(210)的外部;
在所述帽上形成有操作控制杆部(22),所述操作控制杆部(22)构造成通过在所述盖盒(210)的外侧处的操作而弹性变形从而倾斜,并且包括第二接合部(22a),所述第二接合部(22a)构造成与所述第一接合部(12a)接合以及脱离接合;其中
在所述帽(20)的端部安装于所述保持器的安装部(13)的状态下,当所述操作控制杆部(22)不被操作时,所述操作控制杆部(22)的第二接合部(22a)与所述保持器(10)的第一接合部(12a)弹性地接合,以限制所述帽(20)与所述保持器(10)脱离接合;并且
当所述操作控制杆部(22)被操作而处于倾斜状态时,所述操作控制杆部(22)的第二接合部(22a)与所述保持器(10)的第一接合部(12a)脱离接合,以允许所述帽(20)与所述保持器(10)脱离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盖锁装置,还包括:
一对凹凸安装部(23a、23b),所述凹凸安装部(23a、23b)形成于所述保持器(10)与从所述盖盒的外侧朝向所述盖盒(210)的内侧安装的所述帽(20)之间,并且所述凹凸安装部(23a、23b)定位成相对于所述安装部(13)远离所述支撑壁(211);其中
所述操作控制杆部(22)的第二接合部(22a)与所述保持器(10)的第一接合部(12a)的接合位置定位在从所述一对凹凸安装部(23a、23b)的面对方向偏离的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盖锁装置,其中
所述锁销(30)构造成借助于致动器(ACT)而轴向运动,所述致动器(ACT)包括电动马达(50)、转换机构(60)、以及壳体(40),所述转换机构(60)将所述电动马达(50)的转动输出转换为所述锁销(30)的轴向运动,所述壳体(40)容置所述电动马达(50)和所述转换机构(60);并且
所述壳体(40)和所述帽(20)一体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盖锁装置,其中,在所述锁销(30)组装于附接至设置在所述支撑壁(211)处的所述保持器(10)的所述帽(20)的状态下,所述电动马达(50)和所述转换机构(60)定位在所述锁销(30)上方,所述电动马达(50)布置成比所述转换机构(60)更靠近所述支撑壁(2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79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车系统
- 下一篇:凹凸棒土纳米纤维表面化学镀银制备棒状超细银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