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主成份分析的葛粉掺假鉴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9255.3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7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华;明建;陈嘉;刘嘉;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成份 分析 葛粉 掺假 鉴别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光谱的鉴定方法,特别涉及葛粉掺假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葛根为豆科植物葛(Pueraria lobata Ohwi)的根,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资源。以葛根为原料生产的葛粉是一种优质的野生植物淀粉,不仅富含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和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还含有异黄酮、葛根素等物质,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市场中的不法商贩为了赚取利润,在纯葛粉里大量地掺假诸如红薯粉、马铃薯粉等廉价的薯类淀粉,妄图鱼目混珠、以假乱真。这无疑使消费者蒙受欺骗,市场信誉大打折扣。常用的葛粉检测技术包括性状比较、显微镜比较以及液相色谱等。它们存在诸如淀粉之间性质相似,无法精确检测;仪器操作复杂,价格不菲等缺点及限制。因此,葛粉交易市场迫切需要一种快速、准确并且经济的真假鉴别技术。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 IRS)技术不仅能够对物质的化学结构作出判定,而且能够建立样品的特征指纹图谱。并以其分析速度快,效率高;样品一般不需预处理;分析成本低,无污染;便于在线分析;操作简便等优点,成为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Gurdeniz G等利用纯橄榄油及其掺假样品的红外光谱,并结合主成分分析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当橄榄油中掺入葵花籽油、菜籽油、棉籽油的比例高于5%,掺假样品能够被成功鉴别出来。Cozzolino D等对有机和非有机红酒进行常规理化检测以及中红外扫描,并结合主成分分析进行区别。通过对比发现,有机红酒和非有机红酒在二维主成分分布图中的分布区域存在差异,运用此法能够成功将二者区别开。Paradkar M M等结合傅里叶转换和拉曼光谱对蜂蜜进行扫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蜂蜜中掺入甜菜糖和甘蔗糖进行鉴别。结果表明,花蜜掺假样品能够被成功区分开,且正确识别率高于95%。Karoui R等在两种不同品种的奶酪的中红外图谱中提取特征光谱段,结合主成分分析以及判别分析对样品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在特征光谱段2 800~3 000cm-1和900~1 500cm-1获得的准确识别率分别为90.9%和90.5%。目前,对于使用红外光谱鉴别葛粉真伪还未见报道。现有技术中,葛根淀粉及其掺假产品的鉴别仅能依赖于各种植物淀粉的形态、大小、结构、组分、直链和支链淀粉的比例以及支链淀粉中长链短链所占的比例等特性,还少有基于红外光谱分析鉴定方法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主成份分析的葛粉掺假鉴别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对红外光谱的主成分分析实现的,其识别率高,操作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主成份分析的葛粉掺假鉴别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标准红外图谱的获取:将葛粉或葛粉中掺入其他淀粉的淀粉组合物压片制成样品,在波长范围为4000~500cm-1条件下进行中红外扫描,得标准红外图谱;
B、标准主成份分析:将步骤A所得标准红外图谱进行基线调整、平滑处理和矢量归一化处理后进行主成份分析,并获得标准主成份得分;
C、判别分析:将步骤B所得标准主成份得分进行判别分析,得判别函数;
D、掺假判断:将待检测的未知样品进行红外图谱的获取和主成份分析,将其主成份分析结果代入判别函数中,未知样品所得函数值最大者为对应组,进而 葛粉掺假。
进一步,步骤A中,将葛粉或/和葛粉中掺入重量比为7:3、5:5、3:7及0:10的红薯淀粉/土豆淀粉的组合物分组压片制成样品,每组样品数≥5,在波长范围为4000~500cm-1条件下进行中红外扫描,得标准红外图谱;
进一步,步骤C中,将步骤B所得标准主成份得分进行Fisher判别分析,得下列判别函数:
葛粉中掺入红薯淀粉:
f葛粉= - 3.757X1 + 8.731X2 + 1.290X3 - 0.0012;
f红薯淀粉= 0.970X1 + 0.517X2 - 0.041X3 - 171.963;
f30%掺假= 0.641X1 - 1.248X2 - 0.324X3 - 34.8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92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