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弹簧底座加工方法及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0041.8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9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庚;王小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联众冲压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F16F9/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550017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弹簧 底座 加工 方法 结构 | ||
1.一种空气弹簧底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空气弹簧底座分为壳体和芯体两部分分别加工,加工好的壳体和芯体钎焊在一起,得到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底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壳体加工方法为:选用板材制作坯料,将坯料拉伸成筒体后进行缩径成型至设计要求,再在壳体上制作出沟槽和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弹簧底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径成型采用4次缩径工艺,其缩径凹模参数依次为:锥角30°、圆角半径5毫米;锥角1.66°、圆角半径8毫米;锥角1.66°、圆角半径5毫米;锥角1.66°、圆角半径2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底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芯体加工方法为:选用棒材下料,制作出外圆及端面,制作定位凸台,在棒料中间钻孔、车孔,孔内制作出沟槽,再切断棒料,得到芯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底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钎焊方法为:将壳体、芯体清洗后,与钎料搭接装配固定,加入钎剂加热焊接,焊接完成后除渣,得到产品。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加工方法制作的空气弹簧底座结构,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由壳体和芯体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弹簧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芯体上设有定位凸台,壳体和芯体通过定位凸台及它们之间的配合间隙和钎料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联众冲压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贵阳联众冲压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00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柱体件夹具
- 下一篇:轧机导轨滑板安装面修复方法及铣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