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烘茧温湿度进行连续动态测量的方法及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2640.3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2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官;孟凯;李富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7/00 | 分类号: | G01K7/00;G01N27/00;G08C1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湿度 进行 连续 动态 测量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连续动态测量烘茧温湿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测量体、通信接口和数据处理装置;所述的温湿度测量体,呈圆柱形状的隔热壳体(1)和隔热盖(6)螺纹连接,通过密封圈(2)密封,形成密闭空间隔热腔体;聚酯纤维筒(4)与聚酯纤维筒底盖(8)通过密封圈(2)密封连接,置于密封的隔热腔体内,聚酯纤维筒(4)顶部与隔热盖(6)粘合成一体;在隔热壳体(1)的内层和聚酯纤维筒(4)的外层,分别贴有一层锡箔纸(7);测量电路板(5)密封于聚酯纤维筒(4)内;温湿度传感器(3)的传感部分安装在隔热盖(6)的外部,通过耐高温导线穿过隔热盖(6)和聚酯纤维筒(4)的顶部,与测量电路板(5)连接;所述的测量电路板(5)包括单片机(9)、电源模块(10)、数据存储芯片(11)、温湿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13)、拨码开关(14)、晶振(15)和数据发送/接收插针(16);所述的通信接口采用RS-232串行通信接口,包括串口接收/发送驱动器芯片,分别与单片机(9)的输出端及数据处理装置的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动态测量烘茧温湿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壳体(1)和隔热盖(6),其材料为中间高真空的双金属层结构。
3.一种连续动态测量烘茧温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 将温湿度测量体放入茧层,随茧子一起运动;
(2) 启动温湿度测量体上的温湿度传感器(3)内部的加热器,至该传感器芯片内部的温度高于周围环境温度8~10℃;
(3) 单片机(9)控制采集并存储温湿度数据;
(4) 打开隔热壳体(1),将测量电路板(5)通过串行通信接口与数据处理装置连接;
(5) 数据处理装置通过通信接口从测量电路板(5)上的单片机(9)读取数据存储芯片(11)中的温湿度数据并进行处理,输出或保存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26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