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窗密封条的挤出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4346.6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6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B60J10/02;B29K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窗 密封条 挤出 模具 | ||
1.一种制备汽车车窗密封条的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出模具包括模具底座(200)和设于模具底座上的成型模具; 所述模具底座(200)上设有基料进料口(210)、耐磨材料进料口(220)、基料出料口(230)、耐磨材料出料口(240);
所述成型模具依次由进胶板(310)、融合板(320)、口型板(330)按挤出方向连接在一起,每块板按挤出方向包括进口端、出口端;所述进胶板(310)朝向所述模具底座(200);
所述进胶板、融合板设有与所述基料出料口连通的基体型腔和与所述耐磨材料出料口连通的耐磨材料流道,所述基体型腔形成基料流道;所述基体型腔的拐角处设有分隔筋,所述基料流道被所述分隔筋分隔为若干独立的基料分流道;所述基体型腔与耐磨材料流道在所述融合板出口端汇流;所述口型板设有基料和耐磨材料共同的汇流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汽车车窗密封条的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板(320)的基体型腔拐角处的分隔筋采用半断形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汽车车窗密封条的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断的分隔筋断开距离为0.8-1.2m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备汽车车窗密封条的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筋厚度为0.4-0.6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汽车车窗密封条的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板的耐磨材料流道包括位于进胶板进口端(310A)的第一熔池(313)、位于进胶板出口端的第二熔池(314)和连通第一熔池(313)、第二熔池(314)的型腔孔(312)。
6.如权利要求8所述制备汽车车窗密封条的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熔池(314)采用爪式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汽车车窗密封条的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板的耐磨材料流道包括位于融合板出口端(320B)的熔池(323)和设于熔池内的若干型腔孔(322),所述型腔孔(322)距离基体型腔(321)8-12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汽车车窗密封条的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模具用以制备汽车车窗密封条(100),所述汽车车窗密封条(100)是由基料制成的基体(110)和由耐磨材料制成的耐磨层(120)构成,所述基体包括左夹持件(111)、右夹持件(112)、底部(113)以及连接底部和左、右夹持件的两翼(114),所述耐磨层(120)位于所述左夹持件(111)、右夹持件(112)和底面(113)的上表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制备汽车车窗密封条的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20)还位于所述两翼(114)的上表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制备汽车车窗密封条的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料为软体TPV,硬度为邵氏A68-邵氏A75;所述耐磨材料为硬体TPV,硬度为邵氏D43-邵氏D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43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