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包钢扁带的电沉积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6324.3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8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良;陈金兰;潘超鹰;方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浦江县百川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7/06 | 分类号: | C25D7/06;C25D3/4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222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钢 沉积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包钢扁带的生产工艺,尤其是一种铜包钢扁带的电沉积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铜包钢在性能上兼备了钢的高强度的机械性能和铜导电率高、接触电阻小的电性能及耐腐蚀性能,因而用铜包钢圆线及扁带取代传统型钢或镀锌圆钢作为避雷带,不但提高了导电性能和泻放能力,而且造型美观,保存时间长,节约了工程的保养费用;目前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接地工程中,逐渐被各设计院所和工程施工单位采用。
目前铜包钢扁带的生产方法主要是无氧铜浸铸法,此法生产的铜包钢扁带,铜与钢之间形成冶金结合, 可以牢固地结合成一体;是目前铜包钢扁带制造中比较先进的工艺。但此方法由于铜层厚度受钢带温度、铜液温度、液面高度等影响, 工艺复杂, 调换规格困难;其生产设备和技术只有日本、韩国、美国等少数国家比较成熟。我国的浸铸生产设备和工艺主要依靠进口, 造成设备投资大, 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设备费用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铜包钢扁带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铜包钢扁带的电沉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校直送线,将经过去氧化层处理的钢扁带校直、垂直放线;
2、酸洗,采用硫酸溶液酸电解,硫酸浓度控制在200-250g/L范围内,电流密度控制在15-25A/dm 2范围内,去除前一步骤后留下的残余氧化皮,并活化钢扁带表面;
3、水洗,去除钢扁带表面因酸洗工序而残留的酸液;
4、预处理电沉积,采用预镀的氰化镀铜工艺,镀液温度控制在30-45℃范围内,电流密度在1.5-3.5A/dm2范围内,钢扁带垂直通过电沉积槽,阳极铜元平行等距离放置于钢扁带两侧,生成具有铜镀层的钢扁带;
5、水洗,去除上一步骤中残留的溶液;
6、厚处理电沉积,钢扁带垂直通过电沉积槽,阳极铜元平行等距离放置于钢扁带两侧,钢扁带连续通过14个相同的电镀槽,进行进一步的硫酸盐厚处理电沉积生产成铜包钢扁带,此处镀液温度控制在30-55℃范围内,电流密度控制在5-30A/dm2范围内;通过控制主盐浓度,电流密度和放线速度,可以制备不同铜层厚度的铜包钢扁带;
7、水洗,去除表面残留的电沉积液;
8、钝化,采用热钝化,温度控制在40-70℃范围内;
9、倒立式收线成盘。
优选的,所述经过去氧化层处理的钢扁带的规格为80mmX6mm。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多盘铜包钢扁带可同时送线生产,最后倒立式收线成盘包装,因此生产效率高,运输、存储方便;铜包钢扁带连续直线生产,所以可满足大长度需求。
2、作为阳极的铜元平行等距离放置于钢扁带两侧,钢扁带水平匀速通过14个电镀槽,因此镀铜层分布均匀,通过控制主盐浓度,电流密度和放线速度,可以制备不同铜层厚度的铜包钢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1、校直送线,将经过去氧化层处理的80mmX6mm钢扁带校直、垂直放线;
2、酸洗,采用硫酸溶液酸电解,硫酸浓度控制在200g/L,电流密度控制在15A/dm 2,去除前一步骤后留下的残余氧化皮,并活化钢扁带表面;
3、水洗,去除钢扁带表面因酸洗工序而残留的酸液;
4、预处理电沉积,采用预镀的氰化镀铜工艺,镀液温度控制在30℃,电流密度在1.5A/dm2,钢扁带垂直通过电沉积槽,阳极铜元平行等距离放置于钢扁带两侧,生成具有铜镀层的钢扁带;
5、水洗,去除上一步骤中残留的溶液;
6、厚处理电沉积,钢扁带垂直通过电沉积槽,阳极铜元平行等距离放置于钢扁带两侧,钢扁带连续通过14个相同的电镀槽,进行进一步的硫酸盐厚处理电沉积生产成铜包钢扁带,此处镀液温度控制在30℃,电流密度控制在5A/dm2;通过控制主盐浓度,电流密度和放线速度,可以制备不同铜层厚度的铜包钢扁带;
7、水洗,去除表面残留的电沉积液;
8、钝化,采用热钝化,温度控制在40℃;
9、倒立式收线成盘。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浦江县百川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浦江县百川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63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