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6635.X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1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郝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D5/00 | 分类号: | B60D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2239 | 代理人: | 安纪平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接 车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底盘铰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各种车辆制造业也在突飞猛进,铰接式客车以它载客量大、利用系数高等特点在国内大中城市逐渐得到推广。铰接客车一般由前后车厢以及连接前后车厢的底盘铰接系统等组成,底盘铰接系统包括转盘轴承、前桁架、后桁架以及阻尼系统等,其中转盘轴承包括外圈和内圈,如中国专利CN201086609公开了一种大型铰接客车底盘铰接系统,其前桁架通过横梁与转盘轴承外圈固定连接,后桁架与转盘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虽然实现了较佳的转动连接,但该系统外露的液压管路较多,结构较复杂,占用空间大,且液压部件及管路接头处偶尔会有漏油现象,不仅影响车辆的性能,严重时还会导致车辆无法运行;另外,该结构只有液压锁止,无机械限位锁止,如果转弯角度过大过猛,当液压锁止失效时会发生前后车厢“折叠”现象,损坏铰接系统部件,严重时会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本发明设计巧妙,体积较小,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可以完成超角锁止和机械锁止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包括前桁架、后桁架、转盘轴承、横梁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液压缓冲装置,所述转盘轴承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后桁架与所述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前桁架通过所述横梁与所述外圈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桁架包括左侧臂、右侧臂、第一后梁和第二后梁,所述第一后梁和第二后梁与所述左侧臂和右侧臂垂直设置,所述每个液压缓冲装置一端连接所述横梁,另一端连接所述后桁架上的第一后梁,通过设置两个后梁结构提高铰接系统的连接强度。
较佳地,所述第一后梁和所述第二后梁之间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屏蔽装置,所述两个液压缓冲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后梁的一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屏蔽装置内,对液压缓冲装置起保护作用,防止沙粒灰尘等污染液压缓冲装置,同时,在装车后也对车厢起到密封作用,可以有效隔绝车厢内部和外部的环境。
较佳地,所述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还包括转向位移保护装置,所述转向位移保护装置包括阻尼传感器、第一阻尼感应器、第二阻尼感应器,所述阻尼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后桁架上,所述第一阻尼感应器和第二阻尼感应器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轴承外圈上,且所述第一阻尼感应器和第二阻尼感应器对称设置在所述阻尼传感器的两侧。
更佳地,所述转向位移保护装置还包括角度传感器、第一角度感应器和第二角度感应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轴承内圈上,所述第一角度感应器和第二角度感应器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轴承外圈上,且所述第一角度感应器和第二角度感应器对称设置在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两侧,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阻尼传感器二等分所述转盘轴承所在的圆周。
较佳地,所述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还包括机械限位保护装置,所述机械限位保护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后桁架左侧臂、右侧臂上的阻止块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缓冲块,当转盘轴承旋转角度过大时,通过阻止块和缓冲块的位移限制来阻止转盘轴承继续扩大旋转角度。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可靠性强;2,转向位移保护装置和机械限位保护装置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车辆转弯过程中出现的“剪切”事故,提高车辆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铰接车铰接系统立体图一
图2是本发明中铰接车铰接系统立体图二
图3是本发明铰接车铰接系统中后桁架结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中铰接车铰接系统俯视局部图
图5是本发明中铰接车铰接系统仰视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包括前桁架1、后桁架2、横梁3、转盘轴承4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液压缓冲装置(左液压缸5和右液压缸6),所述前桁架连接前车厢,后桁架连接后车厢,所述转盘轴承4包括外圈7和内圈8,外圈7和内圈8之间可以相互转动;所述前桁架1通过所述横梁3与所述转盘轴承外圈7固定连接,所述后桁架与所述转盘轴承内圈8固定连接,所述每个液压缓冲装置一端连接所述横梁3,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后梁11,左液压缸5和右液压缸6通过拉伸和收缩起到缓冲功能,前后车厢通过转盘轴承内圈7和外圈8的转动实现车辆的转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66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器、触控模组及触控电子装置
- 下一篇:防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