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强稳定性中温中性α-淀粉酶高产菌及其酶学性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67018.1 申请日: 2010-12-01
公开(公告)号: CN102127514A 公开(公告)日: 2011-07-20
发明(设计)人: 许正宏;张晓梅;窦文芳;陆震鸣;许泓瑜;张旦旦;李文秀;史劲松;陈敬华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9/28;C12R1/12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株强 稳定性 中性 淀粉酶 高产 及其 性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株具有工业应用潜力的,强稳定性中温中性α-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性质,属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α-淀粉酶(α-amylase,EC3.2.1.1)又称液化酶,长链淀粉水解为短链糊精和还原糖,因生成的糖为α型,故称α-淀粉酶,它将淀粉分子链中的α-1,4葡萄糖苷键随机切断成长短不一的短链糊精、少量麦芽糖和葡萄糖。α-淀粉酶是淀粉加工过程中的主要酶类之一,反应不需要辅酶,且条件温和,副产物少,因此广泛应用于洗涤剂、啤酒、食品、医药、制革、纺织等领域。其中微生物源的α-淀粉酶由于其生产成本低、环境危害小、产酶活性高,便于工业生产,成为最具发展前途的工业酶之一。

我国上世纪70年代已有了α-淀粉酶工业化生产,相继开发出中温淀粉酶、高温淀粉酶、酸性淀粉酶,碱性淀粉酶等,但淀粉酶的酶学性质仍无法完全满足现代工业的需求。本发明所涉及的中温中性α-淀粉酶不仅温度、pH适应范围广且耐温耐酸性能好,展示了诱人的工业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是实现化学工业过程向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生物技术加工过程转化的最佳催化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生产强稳定性中温中性淀粉酶菌株(枯草芽孢杆菌XLG-1),以及对其产酶性质的初步研究,然后通过初步的紫外诱变筛选出一株α-淀粉酶高产菌。

本发明提供的产中温中性淀粉酶菌株从淀粉加工厂污泥中筛选得到,通过考察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命名为XLG-1,经诱变后的菌株于2010年5月2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CGMCCNO.3871。

对该菌株的相关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菌落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该菌在酸性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为好氧菌,菌落表面干燥,不透明,边缘整齐,乳白色。革兰氏染色阳性,镜检为长杆状。其生理生化特征见表1。

表1 XLG-1的生理生化特征

2.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筛选培养基:淀粉1%,蛋白胨1%,(NH)2SO40.4%,K2HPO40.8%,CaCl20.2%,琼脂2%,pH 5.5。

种子培养基:酵母粉0.5%,蛋白胨1%,可溶性淀粉1%,NaCl 1%。

发酵培养基:玉米粉5%~15%,豆饼粉4%~10%,(NH)2SO40.4%,K2HPO40.8%,CaCl20.2%。

摇瓶培养条件:该菌在含有30mL发酵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接种量10%(V/V),250r/min、37℃发酵培养72h。

3.酶学性质:

(1)该酶温度适应范围较宽,最适作用温度在50-70℃之间,且在60℃以下保存的温度稳定性较好,而70℃以上保存长时间温度稳定性较差,但保存两小时内残余酶活仍然很高。

(2)该酶最适反应pH值为5.5。在pH值4.5-7.5之间均有较高酶活力。

(3)该酶分子量在58KD左右。

4.酶活性

XLG-1在以上发酵培养基中摇瓶培养72h,酶活达到2200U/mL。经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后筛选到最高产酶量为6183U/mL。

5.诱变筛选

经过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后筛选到4株具有较高酶活的突变菌,列表如下:

菌株        XLG-1(原菌)    XLG-51    XLG-60    XLG-78    XLG-100

酶活(U/mL)  2200           5822      5717      6183      5618

经再次摇瓶发酵后XLG-78为稳定的最高产菌。

【有益效果】

提供了一株具有工业应用潜力的强稳定性中温中性α-淀粉酶产生菌及其酶学性质。

附图说明:

图1产酶菌株的生长曲线

图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图3不同温度下此酶的稳定性

图4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图5不同pH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70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