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驾驶员视角方向结合的用于警告前方碰撞危险的系统和方法及使用所述系统和方法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7768.9 | 申请日: | 201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2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郑镐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F02D45/00;G0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员 视角 方向 结合 用于 警告 前方 碰撞 危险 系统 方法 使用 车辆 | ||
1.一种与驾驶员视角方向结合的用于警告前方碰撞危险的系统,包括:
驾驶员视角方向识别单元,其识别驾驶员视角方向;
障碍物感测单元,其感测在驾驶员没有查看的方向上存在的障碍物;和
发动机控制单元,其接收和分析来自驾驶员视角方向识别单元的驾驶员面部方向数据以在车辆进入交叉路时确定驾驶员视角方向,且请求所述障碍物感测单元对与驾驶员视角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障碍物感测,并分析障碍物感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导航单元,其向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提供关于交叉路的信息和车辆的行驶方向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报警声输出单元,其响应于来自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而输出报警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查看是否从面部方向数据检测到双眼,以在检测到双眼时计算基于双眼的方向角,并且在没有检测到双眼或只检测到一只眼睛时计算基于面部轮廓的面部方向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基于形成面部方向数据的左眼中心、右眼中心和鼻部中心来形成三角形,将鼻部中心连接到左眼中心和右眼中心的中点,将描绘与左眼中心和右眼中心的中点垂直的垂线的点连接到鼻部中心N以形成等腰直角三角形,由此计算朝向左眼中心和右眼中心的中点的角度,作为基于双眼的面部方向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使用面部方向数据中的驾驶员面部右侧端和驾驶员面部左侧端之间的距离、驾驶员面部右侧端和鼻部中心之间的距离以及驾驶员面部左侧端和鼻部中心之间的距离来计算基于面部轮廓的方向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使用面部方向数据中的驾驶员面部右侧端和驾驶员面部左侧端之间的距离、驾驶员面部右侧端和鼻部中心之间的距离以及驾驶员面部左侧端和鼻部中心的距离来计算基于面部轮廓的方向角并将所计算的基于面部轮廓的方向角存储在查询表格中,并且在从所述驾驶员视角方向识别单元接收面部数据时使用所述查询表格来确定驾驶员视角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驾驶员视角方向识别单元为成像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障碍物感测单元为雷达、成像装置、激光器或超声传感器中的一种,并且所述障碍物感测单元的方向通过与所述驾驶员视角方向结合的马达来改变。
10.一种与驾驶员视角方向结合的用于警告前方碰撞危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交叉路信息和车辆进入交叉路时的车辆行驶方向信息;
查看驾驶员视角方向;
感测存在于驾驶员没有查看的另一个方向上的障碍物;和
根据作为障碍物感测结果的障碍物的存在,查看驾驶员是否进入车辆行驶方向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查看驾驶员视角方向包括:
将驾驶员面部成像;
查看是否从所述驾驶员面部的图像数据检测到双眼;
在检测到双眼时,计算基于双眼的面部方向角;和
在没有检测到双眼或只检测到双眼中的一只眼睛时,计算基于面部轮廓的面部方向角。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计算基于双眼的面部方向角的步骤基于形成面部方向数据的左眼中心、右眼中心以及鼻部中心来形成三角形,将鼻部中心连接到左眼中心和右眼中心的中点,将描绘与左眼中心和右眼中心的中点垂直的垂线的点连接到鼻部中心N以形成等腰直角三角形,由此计算朝向左眼中心和右眼中心的中点的角度来作为基于双眼的面部方向角。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计算基于面部轮廓的方向角包括使用面部方向数据中的驾驶员面部右侧端和驾驶员面部左侧端之间的距离、驾驶员面部右侧端和鼻部中心之间的距离以及驾驶员面部左侧端和鼻部中心之间的距离来计算基于面部轮廓的方向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776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