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置测试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9260.2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9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郑力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置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设置测试点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可透过自动化工具配置测试点的设置测试点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是电子装置中相当关键的构成要件,其主要功能在于固定零件及连通零件间的电路,以提供安稳的电路环境。一般而言,依照电路配置的方式,印刷电路板主要可区分为单面板、双面板以及多层板三种。其中,单面板以绝缘基板为零件安装时的支撑体,并将连接零件的金属线路布局在绝缘基板上。
随着电子装置的功能日趋多元化,零件数目愈益增多,电路板的线路设计也更复杂,单面板已逐渐不敷使用。因此,双面板在此时派上用场,其将电路布局于绝缘基板的正反二面,并在绝缘基板上布局电路贯孔(via),以连接正反二面的电路线路。除此之外,多层板应用于较复杂的电路环境,其将电路布置成多层结构且压合在一起,再藉由各层之间布局的电路贯孔,令各层电路之间相互电性导通。
现有形成印刷电路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电路设计者设计一零件线路图;接着,布局人员利用印刷电路板布局软件工具进行该零件线路图的布局动作。然后,布局人员续根据计算机屏幕中显示的布局图像,并配合使用印刷电路板布局软件工具,在布局图中的各节点上配置其相应的测试点。其中,节点定义为连接任意两零件之间的线路接点,且各节点皆须搭配一个测试点。最后,在完成测试点配置与检查分布状况后,布局人员即可将布局图像的最后结果转换为布局文字数据后输出,以提供出图软件将布局文字数据出图为印刷电路板布局图。后续的印刷电路板厂商即可据以入料,并且制作印刷电路板出厂。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现有配置电路板上测试点的方法,需透过布局人员以人工的方式逐一配置,于此,不仅增加人力成本,而且一旦布局人员分心、不注意或分神时,更容易出错,无形中增加了印刷电路板的生产风险,且相当不符合经济效益。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仅能透过人工配置测试点的问题,并且提供一较省时且符合经济效益的设置测试点的方法,实为相关技术领域者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测试点的方法,藉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设置测试点的方法,适于在一布线文件中的电路基板上配置至少一测试点,其包括以下步骤:读取该布线文件,其中布线文件包括至少一布线(trace);判断该布线是否具有一初始测点;以及设置测试点于未具有初始测点的布线。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设置测试点的方法,另包括:当布线具有初始测点时,读取布线文件中的下一布线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设置测试点的方法,另包括:输出不具有初始测点与测试点的布线的步骤,令使用者手动设置不具有初始测点与测试点的布线的测试点位置。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设置测试点的方法,另包括以下步骤:读取一贯穿孔(via)的尺寸;判断贯穿孔的尺寸是否小于一预定尺寸;以及设置测试点于小于该预定尺寸的贯穿孔上。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设置测试点的方法,另包括:当贯穿孔的尺寸大于该预定尺寸时,读取下一贯穿孔的尺寸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设置测试点的方法,另包括:输出不具有初始测点与测试点的贯穿孔的步骤,令使用者手动设置不具有初始测点与测试点的贯穿孔的测试点位置。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设置测试点的方法,其中测试点的周围预留有一测试空间。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设置测试点的方法,其中布线文件包括初始测点位于电路基板上的位置坐标、初始测点所连结的组件名称、以及初始测点的测试点型态。
是以,本发明提出的设置测试点的方法,根据布线文件中的布线及贯穿孔(via)的尺寸,自动判断是否于该布线及/或该贯穿孔上设置测试点。根据本发明提出的设置测试点的方法,不仅省却了人工配置测试点的成本与时间,更降低了布植测试点时的出错率,藉此有效提高印刷电路板的生产效益。
以上有关于本发明的内容说明,与以下的实施方式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保护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有关本发明的特征、实作与功效,配合附图作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设置测试点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A与图2B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设置测试点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92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针阀
- 下一篇:一种眼镜架板材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