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栓溶酶高产菌株及血栓溶酶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71742.1 申请日: 2010-12-03
公开(公告)号: CN102154112A 公开(公告)日: 2011-08-17
发明(设计)人: 王海宽;罗宇东;戚薇;杜连祥;曹兴南;刘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C12N9/68;C12R1/845
代理公司: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代理人: 王来佳
地址: 300457 天津市***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血栓 高产 菌株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一种血栓溶酶高产菌株及血栓溶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目前全世界约有1500万病人,而且发病率有增无减。

血栓的主要成分是血纤维蛋白(Fibrin)。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是一对重要的生理过程,二者相互矛盾又彼此联系,各受一系列酶促反应的调节。血纤维蛋白的生成是血浆中各凝血因子按一定方式、次序的激活过程和一系列酶促反应的结果,凝血酶(Thrombin)的生成是中心环节。人血浆中主要依靠纤溶酶(Plasmin)降解纤维蛋白。血浆中的纤溶酶以前体物纤溶酶原(Plasminogen)形式存在,激活血纤维蛋白溶酶原的酶称为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PA)。此外,血浆中还存在抑制各酶活性的抑制因子,在正常的血液中,抑制作用占优势。在人体正常情况下,凝血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及其抑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人体既不出血也不形成血栓。在病理情况下,凝血系统功能亢进或纤溶系统功能降低,就形成血栓或有形成血栓的倾向。

纤维蛋白溶解与溶血栓密切相关,纤溶酶在人体内含量少,又难提纯,所以临床治疗中常用纤溶激活剂和纤溶酶作为外来物增强纤溶作用。因此纤溶酶原激活剂和纤溶酶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

溶栓疗法是早期急性心肌梗塞和其它血栓栓塞性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其主要是通过药物溶解血栓中的主要基质血纤维蛋白,或激活血液中无活性的血浆纤溶酶原,形成有活性的纤溶酶来催化血纤维蛋白的水解,使血栓溶解,血管再通。溶栓疗法被誉为20世纪心脑血管学方面的十大发现之一,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

国内外已正式批准临床使用的主要溶栓剂有:链激酶(streptokinase,SK)、尿激酶(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K,u-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minogen activator,rt-PA),对-甲氧苯甲酰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nisoylated plasminogen streptokinase activatorcomplex,APSAC)和重组链激酶(recombinant streptokinase,r-SK)。SK和 UK常称为第一代溶剂,它们没有纤维蛋白的特异性;t-PA、rt-PA、APSAC和r-SK称为第二代溶栓剂,有纤维蛋白的特异性。

现有的溶栓药物疗效肯定,明显降低了AMI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但还存在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初始再灌注延迟或失败、出血等不良反应,以及再梗死等问题,而且大多数现有溶栓药物价格昂贵,因此,研制高效、快速、防止再栓塞及减低出血等不良反应的新型溶栓药物的需求迫切。全球每年所需溶栓剂的潜在市场约20亿美元。

溶栓药物的研究开发相当活跃,已成为生物工程和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一方面,对现有溶栓药物进行改造,以提高其特异性和溶栓效果;另一方面,从不同生物体中寻找新型的、相对廉价有效的溶栓剂也是一个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血栓溶酶高产菌株及血栓溶酶的制备方法,本血栓溶酶最适pH接近人体血液pH而且具有较好的pH稳定性的血栓溶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血栓溶酶高产菌株,菌株属于菊芋小孢根霉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0年11月26日,保藏编号No.4368,分类命名:Rhizopus microsporus var.tuberosus。

一种血栓溶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的步骤是:

(1)挑取菊芋小孢根霉菌CGMCC No.4368,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在28-32℃、150-170r/min条件下培养10-12h,得到种子培养液;

(2)将种子培养液以20%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上,28-32℃、170-175r/min培养50-70h,至产酶高峰期,得到发酵培养液;

(3)将上述发酵培养液低温高速离心除菌体,上清即为血栓溶酶粗酶液;

所述种子培养基与发酵培养基内包括碳源、氮源、水,pH自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17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