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集成电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75666.1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7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罗明健;吴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0 | 分类号: | H01L25/00;H01L25/065;H01L23/48;H01L23/52;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集成电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是有关于一种三维(3D)集成电路(IC)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改进的电源与热管理的三维IC结构。
背景技术
就发明人的知识而言,针对已知的二维(2D)ICs,三维ICs是用以克服内连线尺度阻碍并改进性能的可能方法。在三维ICs中,多个晶粒(Dies)是使用垂直穿透硅介层窗(Through Silicon Vias;TSVs)而堆叠在一起,而在TSVs中,较长的线连接与内晶粒(Inter-Die)输入/输出(I/O)接垫(Pads)被消除,故导致整体性能的改进,其中包含更快速以及更具备电源效率的横跨多层硅层的内晶粒传递。图1是当前的三维IC结构10的剖面图,其中三维IC结构10具有位于基材20之上且以一者设置于另一者的顶面方式堆叠的晶粒A、B、C、及D,晶粒A、B及C中的每一者均具有一个或多个做为内晶粒传递之用的TSVs 40。图2是图1的三维IC结构10的俯视图。
与三维IC技术有关的挑战有电源与热管理。当多个晶粒堆叠在一起时,总电源是个别晶粒(individual dies)的总合。堆叠的晶粒与TSV电阻是以串联方式加入于电源布线(Power Routing)中。上述方式导致高电流(I)与电阻(R),进而引起显著的IR位降(Drop)(亦即电压降)。为了解决上述IR位降问题,需要密集的(Dense)电源网络并保留额外的底部晶粒面积做为内晶粒电源供应之用,但额外的底部晶粒面积占据大量的布线资源并引起布线拥塞(Congestion),进而导致大的晶粒面积。当堆叠的晶粒数量增加时,上述面积的坏处则大幅地增加。
此外,当多个晶粒堆叠在一起时,困在晶粒界面间的热很难透过介电层而消散。增加的温度导致性能的下降以及可靠度问题。接着可能需要昂贵的冷却系统[例如散热通道(Thermal Vias)与液体微通道(Liquid Micorchannels)]来做适当的散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3D)集成电路(IC)结构,通过使用外围TSV结构于三维IC架构中,来解决三维IC电源与热管理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IC结构。此三维IC结构包含至少一第一晶粒与一第二晶粒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一外围TSV结构。第一晶粒与第二晶粒均具有至少一电源TSV以及一信号TSV,其中第一晶粒的电源TSV以及信号TSV,分别连接至第二晶粒的电源TSV以及信号TSV。而第一外围TSV结构则邻近地设置在第一晶粒及/或第二晶粒的一个或多个侧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IC结构。此三维IC结构包含第一晶粒、第二晶粒及第三晶粒,其中上述三晶粒中每一晶粒均具有至少一电源TSV以及一信号TSV,且每一晶粒均由多个外围TSV结构所环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IC结构。此三维IC结构包含第一晶粒、一个或多个外围TSV结构、第二晶粒、第三晶粒以及中介层。上述第一晶粒具有至少一电源TSV以及一信号TSV,外围TSV结构则邻近地设置在第一晶粒的一个或多个侧边。而上述第三晶粒亦具有至少一电源TSV以及一信号TSV。至于中介层则设置在第二晶粒与第三晶粒之间。
本发明的优点为,透过使用外围TSV结构于三维IC架构中,可缩小主动晶粒面积以减少成本并改善产量。此外,穿透三维IC的关键电性路径可大幅地缩短,进而导致较快的操作。再者,本发明改善了三维ICs的散热,进而避免了如散热通道与液体微通道的昂贵的冷却方法,可节省制造的成本。
另外,策略性地设置外围TSV结构能够协助建立从晶粒之核心(Core)至散热装置(Heat Sink)的热路径(Thermal Path),且当外围TSV结构使用于非电性的能力中的时候,可提供导热的功能并缓和三维ICs中的热点(Hot Spot),避免性能的下降以及可靠度问题。
附图说明
从以上的详细说明、以下的权利要求、以及相应的附图,将可更明白本发明的特征、观点与优点。相关附图内容说明如下。
图1是当前的三维IC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三维IC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描绘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三维IC结构的剖面图;
图4是图3的三维IC结构由底部向上的视图;
图5是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三维IC结构的剖面图;
图6是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三维IC结构的剖面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5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