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元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8074.5 | 申请日: | 201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3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余军;蔡建祥;顾勇;陈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36 | 分类号: | H01L21/336;H01L2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元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元件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金属栅极的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MOS晶体管是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基本器件,其包括源极、漏极和栅极。目前的MOS晶体管中栅极最常用的材料是多晶硅。然而随着MOS晶体管尺寸的不断缩小,传统的多晶硅栅极因为多晶硅耗尽效应、高电阻率、P型多晶硅中硼扩散及和高K栅介质不兼容等缺点,已经不能适应65nm技术节点以下的器件性能要求。
首先,与大多数金属材料相比,多晶硅是以高电阻值的半导体材料所形成,这造成多晶硅栅极是以比金属栅极低的速率在操作。为了弥补高电阻与其相应的地操作速率,多晶硅材料通常需要大量的昂贵的硅化金属处理,使其操作速率可提升至可接受的范围。
其次,多晶硅栅极极容易产生空乏效应(depletion effect)。严格来说,目前多晶硅的掺杂浓度很低,由于掺杂浓度的限制,当多晶硅栅极受到偏压时,缺乏载流子,使靠近多晶硅栅极与栅极介电层的界面上就容易产生空乏区。此空乏效应除了会使等效的栅极介电层厚度增加,又同时造成栅极电容值下降,进而导致元件驱动能力衰退等困境。
因此,业界已逐渐采用金属栅极来替代传统的多晶硅栅极。然而,金属栅极的制备工艺面临诸多挑战,有必要提出金属栅极制备的改进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元件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性能良好,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半导体元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
步骤一:应用传统的工艺流程制备多晶硅栅极并沉积适当厚度的层间介质层(ILD,Interlayer Dielectric);该多晶硅栅极具有位于下层的浮栅(FG,Floating Gate)、中间层的氧化物-氮化物-氧化物(ONO)及位于上层的控制栅(CG,Control Gate);
步骤二:利用化学机械抛光将层间介质层ILD磨平并停止在CG多晶硅表面;
步骤三:使用对OXIDE选择比很高的湿法刻蚀方法将CG多晶硅完全去除;
步骤四:在除去了CG多晶硅的晶圆上沉积填充能力(gap fill)较好的金属层;
步骤五:利用CMP工艺将沉积的金属层磨平并停留在层间介质层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一中CMP为过抛光(over-polish),让CG多晶硅表面略高于层间介质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四中金属层将CG多晶硅被去除后的空间完全填满并高于层间介质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五中为了防止CG线之间的bridge,CMP为过抛光(over-polish),使得金属层略低于层间介质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金属层置换CG多晶硅,改善了半导体元件的电阻率及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半导体元件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半导体元件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半导体元件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半导体元件的制备方法中步骤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半导体元件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揭示了本发明半导体元件的制备方法的步骤一:
应用传统的工艺流程形成多晶硅栅极并沉积适当厚度的层间介质层(ILD,Interlayer Dielectric)。该多晶硅栅极沿高度方向具有三层结构,分别是下层的浮栅(FG,Floating Gate)、中间层的氧化物-氮化物-氧化物(ONO,即中间的氮化物夹杂在上下两层氧化硅层之间)及位于上层的控制栅(CG,Control Gate)。
请参阅图2,其揭示了本发明半导体元件的制备方法的步骤二:
利用化学机械抛光(CMP,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将层间介质层ILD磨平并停止在CG多晶硅表面。为了确保多晶硅表面的介质层被磨干净,本发明具有一定程度的过抛光(over-polish),让CG多晶硅表面略高于层间介质层
请参阅图3,其揭示本发明半导体元件的制备方法的步骤三:
使用对OXIDE选择比很高的湿法刻蚀方法将CG多晶硅完全去除。从图3中可以看到,CG多晶硅完全去除,ONO层暴露出来。
请参阅图4,其揭示了本发明半导体元件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80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注直瀑式清洗甩干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汽冷旋风分离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