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固体氨肽酶在紫菜复合酶解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8579.1 | 申请日: | 201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8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田亚平;姚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337 | 分类号: | A23L1/337;A23L1/29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枯草 芽孢 杆菌 固体 氨肽酶 紫菜 复合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一种食品级枯草芽孢杆菌固体氨肽酶在紫菜复合酶解中的应用,属于酶制剂、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酶制剂已广泛应用在食品、酿造、制药、有机酸、淀粉糖、饲料工业、纺织、皮革、洗涤剂及保健品等各个领域,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食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重要,目前在烘焙、奶制品、肉类加工、新型营养食品和蛋白质的水解中得到很大的体现。
酶解蛋白质生产多肽已成为当今热门研究,通过不同的酶切方式可以获得不同功能的活性多肽,尤其是开发一些寡肽物质,成为蛋白质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在紫菜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中,含量最高的几种氨基酸是丙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而这些游离氨基酸对紫菜的风味贡献最大,其组成恰与主要呈味氨基酸组成相似。酶解紫菜释放出呈味氨基酸,可显著增强了鲜味。紫菜还具有较高的食疗药用价值,条斑紫菜提取液具有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紫菜多糖除了传统工业价值外,还具有抗凝血、抗辐射、降血糖、调血脂、抗血栓、强心作用,抑制肿瘤、抗炎、防治溃疡、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广泛用于食品和医药等行业。由紫菜蛋白经过酶解产生紫菜多肽,分子量介于蛋白质与氨基酸之间,是以小分子肽为主、多种功效成分共存的蛋白质水解产物,可100%吸收入血液循环。并且紫菜多肽营养高,可完全保留紫菜的营养成分,营养全面均衡,无抗原性,无过敏反应,服用安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稳定性和低粘度性,同时还具有降血压、抗疲劳、提高免疫力、抗肿瘤、延缓衰老等作用。将紫菜的各类功能因子用来加工功能性食品已经成为紫菜深度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本实验室生产的氨肽酶为外肽酶,可以从多肽链的N端解离氨基酸,经本实验室研究该氨肽酶与中性蛋白酶复合酶解紫菜,可得到相对较高的水解度,并得到高含量的消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物质,该枯草芽孢杆菌所产氨肽酶酶系较为单一,主要是一种外切型的蛋白酶,它具备与多种内切性蛋白酶复配应用的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对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提取工艺的改良,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经冷冻离心、澄清、超滤浓缩、脱盐和冷冻干燥,最终获得固体氨肽酶,得到的固体氨肽酶的比活达7.9×103U/g,最适温度50℃,最适pH8.5。以紫菜为底物,以100mL Tris-HCl缓冲液为介质,中性蛋白酶加入量为E/S=1.6×105-1.7×105U/g,固体氨肽酶加入量为E/S=1.32×104-1.58×104U/g;50℃水解6h后,水解度为47.51%,DPPH自由基的消除率高达75.37%,其中多肽含量为21.47%,该部分对DPPH自由基的消除率为36.19%;多糖含量为23.92%,该部分对消除DPPH自由基的消除率为20.33%。酶解后酶解液中的游离氨基酸的总含量从45.2772mg/mL提高到93.8475mg/mL。主要呈味氨基酸丙氨酸含量从12.1796 mg/mL提高到27.5561 mg/mL,甘氨酸的含量从0.9597 mg/mL提高到2.4892 mg/mL,天冬氨酸的含量从0.6584 mg/mL提高到4.1911 mg/mL,谷氨酸的含量从0.9303 mg/mL提高到6.0014 mg/mL。
提取固体氨肽酶工艺的回收率统计如下:
澄清 88%~92%
超滤浓缩2.5倍 85%~90%
脱盐 75%~78%
冷冻干燥 82%~85%
总回收率 45%~5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固体氨肽酶在紫菜复合酶解中的应用,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液冷冻离心、澄清、超滤浓缩、脱盐、冷冻干燥,得食品级固体氨肽酶,在优化条件下,固体氨肽酶对紫菜进行复配酶解。以活性产物对DPPH自由基的消除率为依据,寻找DPPH自由基消除率最高的酶解条件。
(1)将紫菜撕成小块,放入培养皿中;将培养皿放入烘箱中,于105℃的条件下烘干6~8h至恒重;取出将干品放入粉碎机中研碎,得到紫菜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8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株干酪乳杆菌及其选育方法
- 下一篇:反季节培育有机雷笋的技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