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黎贡山古树长茶及加工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78583.8 申请日: 2010-12-08
公开(公告)号: CN101999478A 公开(公告)日: 2011-04-06
发明(设计)人: 陈亚忠 申请(专利权)人: 陈亚忠
主分类号: A23F3/06 分类号: A23F3/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79100 云南省保山***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高黎贡山古树长茶 加工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绿茶的加工技术,尤其是高黎贡山古树长茶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由于它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氨基酸、茶多酚、维生素C、咖啡因、微量元素等,且饮用方便,并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因而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钟爱。为满足大众需要,绿茶、红茶、乌龙茶、普耳茶等等各品类的茶应运而生,仅以绿茶而言,由于产地、原料、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呈现姿彩纷异的局面,市场上的品种成千上万,其外形、内质、色、香、味、均各有优劣,不一而足。总体来讲成品绿茶外观多为细碎团粒,条索状,鲜见长条外形;此外都是以灌木形茶树鲜叶作为原料,因树龄不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形成的绿茶内含物质含量,所以耐冲泡的次数不高,一般仅为3-5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绿茶制作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外形呈长条状,含有更多有益物质,且耐冲泡次数增加至20泡以上的绿茶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以产于高黎贡山山麓的云南大叶种乔木型古茶树鲜叶为原料,按杀青、揉捻、解散、理条、烘焙、拣提、封装的工艺流程制作。

对茶树品种及树龄的要求为:产于高黎贡山山麓的云南大叶种,树龄在200年以上,树干胸径30cm以上;

对鲜叶采摘要求为:4-5月晴天上午8-10时,海拔3000米以上可推迟至11时,采摘1芽3-4叶,长12-14cm,叶的鲜嫩度均匀,叶片略带露湿为佳;刹青的特点是:“高温刹青,先高后低”嫩杀方式,温度控制在120-180℃;

理条的特点是:人工将解散的茶条理出,以20-25条为一束,用绳捆扎;

烘焙的特点是:必须专用篾质焙笼,用木炭火分毛火烘焙、足火烘焙二步进行,第一步毛火烘焙:先将木炭火置于焙盘内,炭火上覆盖一层中间厚四周薄的洁净炭灰,焙笼放到焙盘上预热,当温度达50℃时,移焙笼至簸箕内,将捆扎的茶条束逐一平铺于笼内,中间厚四周薄铺满后用手轻拍焙笼边,让碎茶末落入簸箕中,又把焙笼轻移到焙盘上烘焙,每隔4-5分钟翻茶一次,翻茶时须移焙笼至簸箕内,一束束翻,翻完再放回焙盘,反复循环6-8次,当茶达到5成干时下焙摊凉,20-25分钟后足火烘焙;第二步足火烘焙:起火采用“低温侵烘”原则,温度由60℃渐降到50℃,茶束铺放与毛火烘焙相同,每隔5-8分钟翻一次,待手捏茶叶成粉末时下烘,等凉后即可封装入袋贮存。

按上述工艺制成的古树长茶,需要饮用时,开启封装,从茶束中取出1至数根条状长茶,放入容器开水冲泡滤汁,即可得到汤色黄绿清亮、香气馥郁、浓醇回甘的茶汤,成品茶呈长条索状,肥嫩紧结,芽毫显露,具有更多的有益内含物质,且耐冲泡,可达20泡以上。

下面给出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于春季4月10日-5月10日期间晴天上午8-10时采摘树龄200年以上,胸径30cm以上的云南大叶种茶鲜叶,1芽3-4叶,长12-14cm100kg,摊晾3-6小时,采用高温刹青,先高后低,控温120-180℃2-3分钟,又用40型揉捻机揉制,稍加压15-30分钟,以80%茶叶卷曲成条为宜,揉好的茶叶又经解散机解散后,人工理出茶条,20-25条一束绳捆扎紧准备烘焙;先进行毛火烘焙:将备好的木炭火置于焙盘内,上盖一层中间厚四周薄的净炭灰,让火温从四周上升,又把专用篾质焙笼放到焙盘上预热焙心,温度达50℃时可上茶,将焙笼移至备用的簸箕内,把扎好的茶束逐一平铺放焙笼内,中间厚四周薄,铺满为度,铺好后用手轻拍笼边让茶叶碎末落入簸箕中,然后将焙笼轻轻移放到焙盘上烘焙,每隔4-5分钟翻茶一次,翻茶时应移焙笼到簸箕内,一束束翻后又小心放回焙盘继续烘焙,经6-8次翻、烘,达5成千时下焙摊晾20-25分钟,又进行足火烘焙:采用起火“低温侵烘”原则,温度由60℃渐降至50℃,铺茶、翻茶操作方法同毛火烘焙,每隔5-8分钟翻茶一次,当手捏茶叶成粉末时下烘,摊晾至25℃以下时手拣提,最后入袋封装贮存,这样就获得20kg条索长度为8-10cm的高黎贡山古树长茶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亚忠,未经陈亚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8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