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齐墩果酸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0460.8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0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奕华;丁晔;赖宜生;张士薄;黄张建;彭司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63/00 | 分类号: | C07J6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酸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式(I)所示的齐墩果酸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齐墩果酸(OA)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苄基化试剂发生酯化反应制得式(II)所示的齐墩果酸苄酯;制备式(II)化合物的特征在于,采用的碱性试剂选自碳酸钾或碳酸钠;采用的苄基化试剂选自氯化苄或溴化苄;采用的溶剂选自乙腈、二氯甲烷、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或乙酸乙酯;采用的反应时间为1-24小时;
(2)在吡啶中,齐墩果酸苄酯(II)于4-二甲氨基吡啶(DMAP)作用下与醋酐反应制得式(III)所示的3-乙酰氧基齐墩果酸苄酯;
(3)式(III)化合物与氧化试剂反应制得式(IV)所示的3-乙酰氧基-12-氧代齐墩果烷-28-羧酸苄酯;制备式(IV)化合物的特征在于,采用的氧化试剂选自双氧水或过氧化苯甲酸;采用的溶剂选自乙酸、甲酸、二氯甲烷、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或水;采用的反应时间为1-24小时;
(4)式(IV)化合物与Br2和HBr发生取代-消除反应制得式(V)所示的3-乙酰氧基-12-氧代齐墩果烷-9(11)-烯-28-羧酸苄酯;制备式(V)化合物的特征在于,Br2的投料量为式(IV)化合物的2-4当量;采用的溶剂选自乙酸或甲酸;采用的反应温度为25~50℃;采用的反应时间为1-24小时;
(5)式(V)化合物经碱性水解反应制得式(VI)所示的3β-羟基-12-氧代齐墩果烷-9(11)-烯-28-羧酸苄酯;采用的碱性化合物选自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采用的反应时间为1-12小时。
(6)式(VI)化合物与氧化试剂反应制得式(VII)所示的3,12-二氧代齐墩果烷-9(11)-烯-28-羧酸苄酯;制备式(VII)化合物的特征在于,采用的氧化剂选自Sarrett试剂、Jones试剂、Collins试剂或Oppenauer氧化试剂;采用的溶剂选自乙醚、乙腈、丙酮、乙酸乙酯、水或二氯甲烷;采用的反应时间在10-60分钟;
(7)式(VII)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甲酸乙酯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制得式(VIII)所示的2-羟次甲基-3,12-二氧代齐墩果烷-9(11)-烯-28-羧酸苄酯;制备式(VIII)化合物的特征在于,采用的碱性试剂选自甲醇钠、乙醇钠或氢化钠;采用的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甲醇、乙醚、N,N-二甲基甲酰胺或乙腈;采用的反应时间为1-12小时;
(8)式(VIII)化合物与盐酸羟胺于乙醇中回流反应制得式(IX)所示的12-氧代异噁唑[4,5-b]齐墩果烷-9(11)-烯-28-羧酸苄酯;
(9)式(IX)化合物经Pd-C催化氢化反应制得式(X)所示的12-氧代异噁唑[4,5-b]齐墩果烷-9(11)-烯-28-羧酸;制备式(X)化合物的特征在于,采用的Pd-C中Pd的含量为1%-10%;采用的溶剂选自四氢呋喃、甲醇、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或乙腈;采用的反应时间为1-48小时;
(10)式(X)化合物在碱性作用发生Kemp消除制得式(I)所示的2-氰基-3-羟基-12-氧代齐墩果烷-2(3),9(11)-二烯-28-羧酸;制备式(I)化合物的特征在于,采用的碱性试剂选自甲醇钠、甲醇钾、乙醇钠或乙醇钾;采用的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乙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采用的反应时间在1-2小时;
其合成总路线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制备式(II)化合物的特征在于,采用的碱性试剂优选碳酸钾;采用的苄基化试剂优选氯化苄;采用的溶剂优选N,N-二甲基甲酰胺;采用的反应时间为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制备式(IV)化合物的特征在于,采用的氧化试剂优选双氧水;采用的溶剂优选甲酸和二氯甲烷混合溶剂;采用的反应时间为2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制备式(V)化合物的特征在于,Br2的投料量为式(IV)化合物的3当量;采用的溶剂优选乙酸;采用的反应温度为25~50℃;采用的反应时间为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04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