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调质除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7971.2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9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平;王璐;邱晓红;朱力;牛再兴;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A23B9/24 | 分类号: | A23B9/2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聂汉钦 |
地址: | 21403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麦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在小麦加工过程中除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工艺中小麦加水后进入润麦仓进行水分调节,一般在润麦仓静置储存时间为1-36hr(可分阶段润麦),加入的水为普通用水,不但不具备杀菌作用,还为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申请人进行研究和改进,利用酸性电位水调制润麦除菌,抑制微生物在调制润麦过程中的滋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1)、着水调质:在小麦中加入水分,使小麦中的水分达到15-16%,所述加入的水分为酸化电位水;
(2)、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得到的小麦置入润麦仓,经过18-36小时后出仓;
进一步地,酸化电位水的特征参数为:ORP的含量为900-1300mV,pH值的范围为2.4-3.0,有效氯含量为10-70mg/L;酸化电位水的优选特征参数为:ORP的含量为1159mV,pH值的范围为2.7,有效氯含量为57mg/L。
本法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利用酸化电位水进行润麦,能杀灭小麦携带的各种微生物,抑制微生物在调制润麦过程中的滋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与传统的小麦调质润麦工艺相比,主要特点在于使用酸化电位水代替普通水,即在小麦中加入酸化电位水调质。酸化电位水的杀菌功效主要取决于ORP值、有效氯含量(即HLCO的含量)以及pH值。一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是ORP(氧化还原电位)-400mV~+900Mv,pH为4~9,超出这个范围之外的环境下,微生物难以生存、繁殖。因为ORP决定微生物的呼吸代谢,而ORP和pH值在一定取值范围内的酸化电位水能使微生物细胞膜离子发生改变,且酸化电位水在生成过程中产生HCLO和活性氧,可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强,细胞代谢酶受到破坏,使微生物在瞬间被杀死。所以酸化电位水能有效地杀灭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
综上所述,ORP值及有效氯含量值越高、pH值越低,酸化电位水的杀菌效果越明显。表1是申请人通过实验得到的实施例,表中的实验数据印证了前述结论。表中的数量单位cfu/g小麦表示每克小麦中的霉菌与酵母数或芽孢数,cfu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衡量微生物的数量值,可以理解为个数。本发明将表1中的第一个及第五个实施例分别取为上、下限值,从表中可看出,当酸化电位水参数取值低于第五实施例的取值时,对杀菌效果影响较大,而当酸化电位水参数取值高于第一实施例时,所需的功耗及原料成本较高,即ORP值以及有效氯含量值越大、pH值越小,则杀菌代价越大。同时由于第一实施例的杀菌效果已经完全达到甚至超出小麦加工中所要求的值,再增加成本提高杀菌能力是不必要的。
本发明取第三实施例为最优选工艺,从表1中可以看出,第三实施例虽然杀菌效果不是最优,但其各项参数取值要求较低,在最小的成本控制下达到了较好的杀菌效果。
本发明在润麦过程中加入酸化电位水进行调制,润麦时间控制在18-36小时之间。在加入酸化电位水之后,小麦种中含有的微生物被迅速杀灭。而酸化电位水具有不稳定性,其中含有的有效氯极易见光分解挥发,使得酸化电位水变为普通水,即时润麦过程在不见光的润麦仓内进行,15小时之内也会自行分解,对环境及小麦加工无任何影响。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未经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79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茶叶加工方法及其设备
- 下一篇:魔芋罐头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