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红外无水碲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1289.0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7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傲祥;周志广;何建丽;湛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3C3/23 | 分类号: | C03C3/23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商宇科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无水 碲酸盐 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中红外无水碲酸盐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红外无水碲酸盐玻璃的组分包括55~80mol%的TeO2以及20~45mol%的ZnF2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红外无水碲酸盐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红外无水碲酸盐玻璃的组分包括55~80mol%的TeO2、20~45mol%的ZnF2以及5~20mol%的钠离子化合物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红外无水碲酸盐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红外无水碲酸盐玻璃的组分包括57~75mol%的TeO2、20~35mol%的ZnF2以及5~15mol%的钠离子化合物制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红外无水碲酸盐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红外无水碲酸盐玻璃的组分包括60~70mol%的TeO2、25~35mol%的ZnF2以及5~10mol%的钠离子化合物制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中红外无水碲酸盐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钠离子化合物是Na2F2或Na2CO3。
6.一种中红外无水碲酸盐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原料配比关系将原料进行混合;
2)对步骤1)所获得的原料混合物进行物理除水;
3)化学除水;
4)冷却后得到中红外无水碲酸盐玻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红外无水碲酸盐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2.1)在真空环境下,将原料混合物进行分阶段加热除水,用于去除化学品表面的水分;
2.2)将步骤2.1)进行真空干燥后的原料快速移入超干燥高纯氧气和正高压的条件下,并在200~400℃范围内进行梯度升温干燥,用于去除化学品内部的大部分物理水分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红外无水碲酸盐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环境的条件是:1~2Pa的真空环境;所述超干燥高纯氧气的条件是P≥4N以及H2O≤2ppm的超干燥高纯氧气条件;所述正高压的条件是4~12kPa正高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红外无水碲酸盐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实现方式是:升温到800~900℃,熔制时间为不小于3个小时,熔制过程中一直通入高纯氧,在正高压4~12kPa的条件下,得到熔制好的玻璃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红外无水碲酸盐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实现方式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倒入预热到200℃的模具上,快速放入已经升温到200℃的退火炉中,保温三个小时后,缓慢降温至室温,得到中红外无水碲酸盐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12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公路汽车用无内胎多件式车轮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微波炉的波搅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