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附-冷凝复合式油气回收装置及油气回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1589.9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7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程;孙庆;曹枫;潘博;沈佳明;沈红霞;王君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53/04;B65D9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张骥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冷凝 复合 油气 回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吸附-冷凝复合式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吸附罐(A1、A2)、真空泵(3)、冷凝器(4),油气入口管线与不凝气支路汇合后,通过管线分别连接两个相互并联的吸附罐入口管线;吸附罐入口管线上设置入口阀(FR);两个吸附罐入口管线分别连接两组吸附罐(A1、A2),吸附罐(A1、A2)的排放口连接排放管线,排放管线上设置出口阀(FC);
两组吸附罐(A1、A2)分别连接再生管线,两个再生管线上分别设置有再生阀(FZ);两个再生管线分别连接真空泵(3)的入口,真空泵(3)的出口通过管线连接冷凝器(4)的入口,冷凝器4的第一出口连接不凝气支路,冷凝器(4)的第二出口通过油气冷凝液管线连接储液罐(5);储液罐(5)通过管线连接回收油返回泵(6),回收油返回泵(6)通过管线连接用户储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冷凝复合式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排放管线上分别设置有安全阀(F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冷凝复合式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排放管线上分别设置有充气吹扫支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冷凝复合式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吸附罐(A1、A2)分别包括不少于一个吸附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冷凝复合式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A1、A2)内分别充填有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疏水硅胶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冷凝复合式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阀(FR)、出口阀(FC)、再生阀(FZ)均为自动控制阀。
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冷凝复合式油气回收装置的油气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打开第一吸附罐(A1)的入口阀(FR),来自油气入口管线的油气通过吸附罐入口管线进入第一吸附罐(A1);油气在第一吸附罐(A1)内进行吸附操作;打开第一吸附罐(A1)的出口阀,使气体通过第一吸附罐(A1顶)部的排放口经排放管线排放至大气;
第二步,当第一吸附罐(A1)的吸附能力达到饱和时,关闭第一吸附罐(A1)的入口阀,打开第二吸附罐(A2)的入口阀,使油气进入第二吸附罐(A2),油气在第二吸附罐(A2)内进行吸附操作,实现两组吸附罐(A1、A2)的切换;与此同时,打开第一吸附罐(A1)的再生阀,开启真空泵(3);真空泵(3)对第一吸附罐(A1)进行抽真空实现再生操作,将吸附在第一吸附罐(A1)内的油气经真空再生后得到再生气,并将再生气送至冷凝器(4),在冷凝器(4)内进行冷凝液化;
第三步,再生气经过冷凝液化后,再生气中混合的不凝气经过冷凝器(4)后,通过不凝气支路重新回到处于吸附状态的第二吸附罐(A2)进行吸附操作;冷凝下来的液体被收集到储液罐(5)内储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附-冷凝复合式油气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在冷凝器(4)内进行冷凝液化的温度为-10℃~+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15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