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一粒稻谷鉴定籼稻和粳稻的分子标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1787.5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1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卢宝荣;蔡星星;刘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C12N15/11;C12Q1/6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一粒 稻谷 鉴定 籼稻 粳稻 分子 标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类型鉴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一粒水稻种子(或稻米)中提取DNA,并鉴定其籼稻和粳稻特性的方法。
技术背景
栽培稻(Oryza sativa L.)是我国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栽培稻起源于我国,已有8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广泛种植于全球。在栽培稻的栽培和驯化过程中,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显著的籼稻和粳稻遗传分化。典型的籼稻和典型的粳稻之间已经形成了明显的生殖隔离,故通常将籼稻和粳稻分成两个亚种:籼稻亚种(Oryza sativa subsp. indica)和粳稻亚种(Oryza sativa subsp. japonica)。籼稻和粳稻不仅在形态、生理和生化性状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差异,而且也形成了不同的稻米品质和口感品味等特点。稻米的不同消费人群对于籼稻或粳稻的喜好是不同的,如北方人更偏重选择粳稻,这就造成了不同类型稻米在价格上有较大差异。同时在育种中,由于籼稻和粳稻的遗传分化以及上述特征特性,进行籼稻和粳稻的亚种间有性杂交,可以产生丰富的遗传变异类型而培育出优异的水稻品种;籼稻和粳稻的亚种间杂种优势,在杂交稻的培育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对于籼稻和粳稻的鉴定,不仅可以确定特定稻米的商品价值,而且在水稻育种中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虽然籼稻和粳稻的准确鉴定极为重要,但是一直以来,对籼稻和粳稻的准确鉴定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传统鉴定籼、粳稻的方法主要依赖于形态性状变异(如:株高,株型等)以及生理生化功能差异。目前用来鉴定籼稻和粳稻最常用的方法是以形态鉴定为基础的“程氏指数法”,(包括6个性状:稃毛、酚反应、穗节长、稻壳色、叶毛和谷粒长宽比)。这个方法的最大缺点:1)由于形态性状受环境的影响较大而导致检测的不准确;2)形态测量必须要栽种被测水稻样品,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3-5个月,耗时长;3)形态测量需要一定的样品群体,故需要较多的水稻样品;大大影响了籼稻和粳稻鉴定的效率。专利“利用水稻DNA插入或缺失分子标记鉴定籼稻和粳稻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籼稻和粳稻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但是,水稻DNA的提取通常是以新鲜叶片来进行,需要将稻种进行萌发,形成幼苗,1周甚至10天以后才能提取DNA,耗时较长。对于不能萌发出苗的种子,无法提取DNA。以一粒稻米中提取的DNA为模板,结合InDel分子标记方法,能更快速和高效地确定稻米样品的籼、粳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仅用一粒稻谷(或稻米)提取DNA,并利用InDel分子标记电泳和分析,快速和精确鉴定稻谷样品籼稻和粳稻特性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粒稻谷鉴定水稻的籼稻和粳稻特性方法,是一种利用一粒稻谷(或稻米)中提取的微量DNA为模板、插入或缺失(InDel)分子标记以及琼脂糖电泳技术鉴定水稻品种的方法。具体来说是以一粒稻谷中提取的DNA为模板,利用水稻亚种间DNA序列的特异性差异InDel片段,设计扩增引物组合以及衍生物,对籼稻型等位基因(I)和粳稻性等位基因(J)的频率(Fi或Fj)进行计算,并根据这些频率的值(0-100%)来确定籼稻和粳稻的方法。
本发明用于提取一粒稻米中微量DNA样本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取一粒稻米,研磨成粉末,加入750μL CTAB 提取缓冲液;
(2)缓冲液经氯仿/异戊醇萃取后,在7000~13000转/分钟条件下离心;
(3)上清液中加入等体积沉淀缓冲液,于-20℃放置30分钟,按步骤(2)离心;所述缓冲液配方可选为:0.5~1.5% CTAB,40~60 mmol/L Tris-HCl pH7.8~8.5,9.5~10.5 mmol/L EDTA pH7.8~8.5;
(4)沉淀物中加入500μL纯化液,重复步骤(2);所述纯化液配方可选为:9.5~10.5 mmol/L Tris-HCl pH7.8~8.5,0.8~1.2 mmol/L EDTA pH7.8~8.5,0.8-1.2 mol/L NaCl;
(5)上清液加入无水乙醇,-20℃沉淀DNA,按步骤(2)离心,沉淀物经70%乙醇漂洗、离心后烘干。
本发明用于鉴定籼稻和粳稻的InDel 特异引物一共有40对,具体如下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17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叠形电气箱
- 下一篇:基准台结构及其电路板组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