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车振动试验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整车振动试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6803.X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4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陆静易;孟梅芳;蒲正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M7/06;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王学强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车 振动 试验装置 包括 装置 试验 平台 | ||
1.一种整车振动试验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有相对于其可作上下直线运动的振动杆(11),所述振动杆(11)的下端部连接有滚轮(12);所述整车振动试验装置还包括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有与所述滚轮(12)配合的传动件,以便驱动所述振动杆(11)上下振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为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并随其旋转;所述滚轮(12)支撑于所述凸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为圆形偏心轮(1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车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偏心轮(14)包括外偏心轮(141)和内偏心轮(142),所述外偏心轮(141)开设有内圆孔,所述外偏心轮(141)通过所述内圆孔安装于所述内偏心轮上(142),所述滚轮(12)支撑于所述外偏心轮(141)的圆周端面上;所述外偏心轮(141)可在所述内偏心轮(142)外旋转不同的角度并随之固定,以便调整转轴(16)的轴心到所述外偏心轮(141)的圆周端面之间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车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圆孔的圆周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半圆槽(141a),所述内偏心轮(142)的圆周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半圆槽(141a)直径相同的第二半圆槽(142a);所述第二半圆槽(142a)与各所述第一半圆槽(141a)中的任意一个配合形成圆形槽,所述圆形槽中设有插销(143)。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整车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为四边形支架(15),所述四边形支架(15)的顶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振动杆(11)穿过所述通孔并以其下端部的滚轮(12)支撑于所述凸轮上;所述电机(13)和所述凸轮设于所述四边形支架(15)的内部,并支撑于所述四边形支架(15)的底板上。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整车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设有转轴(16),所述凸轮通过所述转轴(16)与所述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凸轮的两侧设有旋转支撑所述转轴(16)的转轴支架(1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车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3)进一步连接有减速机(18),所述减速机(18)连接有联轴器(19),所述联轴器(19)与所述转轴(16)连接。
8.一种整车振动试验平台,包括支撑平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2)支撑有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整车振动试验装置,整车的各个车轮分别支撑于相对应的整车振动试验装置的振动杆(11)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整车振动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振动试验装置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设有左前振动杆的左前试验装置(3)、设有右前振动杆的右前试验装置(4)、设有左后振动杆的左后试验装置(5)和设有右后振动杆的右后试验装置(6);所述整车的左前轮支撑于所述左前振动杆上,所述整车的右前轮支撑于所述右前振动杆上,所述整车的左后轮支撑于所述左后振动杆上,所述整车的右后轮支撑于所述右后振动杆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整车振动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试验装置(3)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平台(2)上,所述左后试验装置(5)沿纵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平台(2)上,所述右前试验装置(4)沿横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平台(2)上,所述右后试验装置(6)沿纵向和横向均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平台(2)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整车振动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2)沿纵向滑动支撑有左后支撑板(51),所述左后试验装置(5)支撑于所述左后支撑板(51)上;所述左后支撑板(51)与所述支撑平台(2)之间设有沿纵向设置的左后丝杆螺母机构(52),所述左后丝杆螺母机构(52)的螺母与所述左后支撑板(51)固定连接,所述左后丝杆螺母机构(52)的丝杆支撑于所述支撑平台(2)上并连接有驱动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680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超延迟时效特征的新型胰岛素衍生物
- 下一篇:转台式自动喷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