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6833.0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9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蔡得民;陈馨宝;陈诗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9/56 | 分类号: | B29C49/56;B29L22/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模具 开闭 构造 | ||
1.一种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构造包含︰
一凸轮,用以转动产生动力;
一凸轮从动件,受所述凸轮的带动而直线往复移动;
一第一侧连杆组,受所述凸轮从动件的带动而摆动,且具有一第一侧三接头连杆;
一第一模具,受所述第一连杆组的第一侧三接头连杆的带动而直线往复移动;
一连动连杆,受所述第一连杆组的第一侧三接头连杆的带动而摆动;
一第二侧连杆组,受所述连动连杆的带动而摆动,且具有一第二侧三接头连杆;及
一第二模具,受所述第二连杆组的第二侧三接头连杆的带动而直线往复移动,以配合所述第一模具的直线往复移动而接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模具,以进行闭模或开模的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连杆组另包含一枢接连杆、一顶推连杆及一支撑连杆,所述枢接连杆枢接于一枢接座,所述支撑连杆枢接于一第一支撑座,所述枢接连杆具有一从动枢接点枢接于所述凸轮从动件,所述枢接连杆受所述凸轮从动件的带动而枢转,接着使所述顶推连杆纵向顶推或拉回所述支撑连杆及第一侧三接头连杆,因而所述第一侧三接头连杆带动所述第一模具进行闭模或开模的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三接头连杆具有一顶推枢接点、一连动枢接点及一模具枢接点,所述顶推枢接点枢接于所述支撑连杆及顶推连杆,所述连动枢接点枢接于所述连动连杆,及所述模具枢接点枢接于所述第一模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从动件包含一从动连杆,以枢接于所述枢接连杆的从动枢接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一开模或闭模状态下,所述枢接连杆及顶推连杆位于同一直线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从动件与从动连杆的一连线与所述直线之间具有一夹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连杆组另包含一枢接连杆、一滑推连杆、一顶推连杆及一支撑连杆,所述枢接连杆枢接于一枢接座,所述支撑连杆枢接于一第一支撑座,所述枢接连杆具有一从动枢接点枢接于所述凸轮从动件,所述滑推连杆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枢接连杆,及其另一端通过一推拉滑块枢接于所述顶推连杆;所述枢接连杆受所述凸轮从动件的带动而枢转,接着使所述滑推连杆及顶推连杆纵向顶推或拉回所述支撑连杆及第一侧三接头连杆,因而所述第一侧三接头连杆带动所述第一模具进行闭模或开模的动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连杆组另包含一模具连杆,所述第二侧三接头连杆受所述连动连杆的带动而枢转,以纵向顶推或拉回所述模具连杆,因而所述模具连杆带动所述第二模具进行闭模或开模的动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三接头连杆具有一枢转支点、一连动枢接点及一模具枢接点,所述枢转支点枢接于一第二支撑座,所述连动枢接点枢接于所述连动连杆,及所述模具枢接点枢接于所述模具连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连杆式模具开闭构造为一吹瓶成型机的模具开闭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68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光PU合成革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增韧复合材料的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