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拟茎点霉属内生真菌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0416.9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4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平;章初龙;林福呈;夏静;周转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1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16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拟茎点霉属内生 真菌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学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拟茎点霉属植物内生真菌ZJWCF252(Phomopsis wenchengensis)和其在制备抗真菌化合物2,3-dihydro-2-hydroxy-2,4-dimethyl-5-trans-propenylfuran-3-one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利用该菌株发酵制备2,3-dihydro-2-hydroxy-2,4-dimethyl-5-trans-propenylfuran-3-one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不合理用药甚至肓目用药促使病菌抗药性的迅速产生,导致许多种老品种药物现在已没有多少应用价值,寻找开发新型活性化合物愈加显得重要。植物源药物来源范围较窄,加上近年药物需求逐年增多,许多珍贵的药用植物无序开发,导致野生植物资源溃泛,甚至于多种药用植物面临着绝种的风险。植物资源的短缺和不可再生性,导致许多药物更加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内生菌的生物多样性和化学多样性,成为发现新的活性化合物和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对其的开发利用,从中寻找有价值次生代谢产物并应用于医药、环境和农业等领域。
植物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是真菌的一个重要类群,据估计内生真菌总数达100万种。现在已有少数几种被用于医药、农艺生产或工业应用方面,但是植物内生真菌资源还远远未被充分发掘。内生真菌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学功能,内生真菌的生态学功能很可能是与其多样性相关,而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意味着其化学多样性。内生真菌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次生代谢产物,它们在人类生活、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如内生真菌可以产生紫杉醇等抗肿瘤化合物、oreganic acid等新抗肿瘤活性物质;抗白色念珠菌、须癣毛癣菌和红色发癣菌等病原真菌的新化合物cryptocin、cryptocandin等能产生具有抗幽门螺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病原细菌的periconicins、rhizoctonic acid等。真菌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真菌可用以制造医药、食品、化工等工农业上重要的产品。著名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是迄今为止真菌带给医药界的最珍贵的药物之一,也是目前最重要的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疾病的治疗上,并挽救了千千万万人类的生命。
化合物2,3-dihydro-2-hydroxy-2,4-dimethyl-5-trans-propenylfuran-3-one是John Frederick Grove[1]于1971年在葡柄霉属(Stemphylium radicinum)菌株C.M.I.105654中发现;2009年王鸿升等[2]从中药朝天罐根部分离获得化合物
2,3-dihydro-2-hydroxy-2,4-dimethyl-5-trans-propenylfuran-3-one。2000年Claudia Osterhage[3]报道,海洋真菌Ascochyta salicorniae能产生化合物
2,3-dihydro-2-hydroxy-2,4-dimethyl-5-trans-propenylfuran-3-one,在加入海盐的固体培养基中Ascochyta salicorniae进行静止发酵培养,用乙酸乙酯浸取培养物,通过减压浓缩后所得乙酸乙酯浸膏反复通过硅胶-60和反相材料RP-18进行色谱分离纯化,最终获得该化合物;Donald B.Stierle[4]于1997年从短叶红豆杉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菌株NRRL21208的发酵液中分离获得化合物
2,3-dihydro-2-hydroxy-2,4-dimethyl-5-trans-propenylfuran-3-one,菌株NRRL 21208在10g/L蛋白胨+40g/L葡萄糖+10g/L磷酸镁的液体培养基中静止培养21天后,将菌丝体与发酵液分离,得7升发酵液,每次用1升二氯甲烷反复萃取3次,得浸膏1.37克(0.2克/升)。浸膏通过高速逆流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流动相所用溶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2∶2∶2∶1,从低极性部位分离出纯净的目标化合物样品158mg。Donald B.Stierle进行了不同培养条件发酵生产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04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弧形管翅式散热器芯体
- 下一篇:一种裂褶菌菌种保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