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铅管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0455.9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2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席春青;卢迎春;毕晓军;李树玉;付永起;夏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B22D17/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5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动用 蓄电池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铅管及制作方法,属蓄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汽车起动动力源的铅酸蓄电池,随着近20年研究的深入和使用经验的积累,其使用性能、稳定性、寿命等特性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一直以来用于铅酸蓄电池端子的铅管都是采用自然重力浇铸方法生产,这种传统方法生产的铅管外形结构不规则,外观光洁度低,浇铸过程中螺纹部位会出现缺料现象,而且在浇铸过程中,还会出现收缩发白等问题,以上这些缺陷不但会影响蓄电池的外观质量,还会在蓄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端子爬酸问题,从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铅管的生产也需要引进新的工艺技术。
目前压铸工艺在一些行业已经逐渐形成成熟工艺,压铸与一般浇铸工艺相比具有铸件尺寸精度高、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目前主要应用在有色金属的锌、铝、镁、铜及其合金的铸件生产领域。压铸工艺在铅制品生产行业,特别是蓄电池铅管的生产中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相对于锌、铝等合金而言,铅合金有其特殊性,蓄电池铅管引进压铸工艺需应充分考虑铅合金本身的特性、及铅管的性能要求,合理制定压铸工艺参数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铅合金压铸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适合工业生产、产品表观及内在质量符合要求的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铅管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称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铅管,其特别之处是:所述铅管采用压铸工艺制成,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Sb:2.0%~8.0%;Sn:0.01%~0.3%;As:0.1%~0.25%;Bi≤0.2%,余量为Pb。
上述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铅管的制作方法,它按下述步骤进行:
a. 熔化铅合金:按照铅管成分配比将铅合金原料置入铅锅内,铅液熔化温度设定高于该铅合金液相线温度20~40℃;
b. 设定压铸机参数:鹅颈温度340~400℃,射嘴温度340~400℃,比压压力60~95%,射料时间1.0~3.0s,冷却时间1.0~3.0s,回料时间1.0~3.0s;
c. 压铸:开启油泵,关闭安全门,手动合模,冲压工作压力为60~140bar;
d. 开模:待回料杆复位后开模,打开安全门取出产品。
上述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铅管的制作方法, 所述b步骤中,时冷却时间需大于等于回料时间。
上述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铅管的制作方法,所述d步骤中,型腔及分流锥部位涂抹脱模剂。
本发明将压铸工艺引进铅酸蓄电池端子用铅管的制作中,所述方法针对铅合金的特性及蓄电池端子的特性要求而设计,通过试验确定了压铸工艺参数的优化组合,形成一种压铸铅管生产的最佳工艺,解决了铅管内部结构疏松、烘烤有气泡等问题。试验表明,按照本方法生产的压铸铅管,内部结构致密,在90~130℃内烘箱烘烤无气泡;水平方向给铅管施加11.8N·m的扭矩,不出现断裂、裂纹或扭转变形,表观及内在质量等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完全可以达到蓄电池生产厂家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压铸机上采用压铸工艺生产蓄电池铅管,采用的原料为符合蓄电池端子特性要求及适于压铸工艺的铅基合金,铅基合金成份为Sb:2.0%~8.0%;Sn:0.01%~0.3%;As:0.1%~0.25%;Bi≤0.02%,余量为Pb。上述合金配比中锑的含量为影响压铸工艺的重要因素,当其含量低于2.0时,合金硬度降低,压铸件易于变形,含量太高时则铅管成本会大大增加。而锑含量在2.0%~8.0%之间,硬度能达到要求,且比较经济适用,锑含量在2.0%以上时,硬度可以达到铅管工作需要的维氏硬度15 ,Sn的作用主要是增加合金液的流动性及产品的光泽,As同Sb的作用主要是增加产品的硬度,而普通重力浇铸合金的成分一般为Sb:4.5%~5.5%,Se:0.01%,Sn:0.02%~0.06%,Bi≤0.01%,其主要是用锑来提高产品的硬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风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风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04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
- 下一篇:时钟系统标准源及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