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赤藓红色素的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600940.6 申请日: 2010-12-23
公开(公告)号: CN102120774A 公开(公告)日: 2011-07-13
发明(设计)人: 匡华;胥传来;李灼坤;邢常瑞;宋珊珊;刘丽强;王利兵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9/00 分类号: C07K19/00;G01N33/533
代理公司: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代理人: 时旭丹;刘品超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适用于 红色素 人工 抗原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一种适用于赤藓红色素的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赤藓红,英文名称为:Erythrosine,ETS,其化学名称为:2-(2,4,5,7-四碘-6-羟基-3-氧呫吨-9-基)苯甲酸二钠盐,也叫四碘荧光素B,CAS号568-63-8,分子式是C20H6I4Na2O5。赤藓红是人工合成色素中的一种,色泽鲜艳,常用于食品加工制品和饮料中,以提高其感官性。食品着色剂可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大类,因人工合成色素具有成本低廉、色调多样、色泽亮艳和着色力强等特点,故在食品加工业中被广泛采用。由于合成色素以苯、甲苯、萘等化工产品为原料,经过磺化、硝化、卤化、偶氮化等一系列有机反应制成合成色素。因此,食用合成色素多为含有R-N=N-Rc 键、苯环或氧杂蒽结构化合物,它们对人体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或者产生有害作用,过多食用会危害人体健康。毒理学研究发现,某些合成色素有慢性毒性或致癌性,故近年各国都严格控制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因此食品添加剂已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关注焦点。2008年4月,英国食品标准局拟议禁止在食品内添加6种人工合成色素:日落黄、柠檬黄、胭脂红、诱惑红、喹啉黄、偶氮玉红,因其能够引起多种儿童多动症的症状,比如过度活跃、注意力不集中等。欧盟食品安全局也对此高度重视,并开展相关物质的风险评估研究。目前赤藓红的毒理学研究表明赤藓红对小鼠的生殖和神经行为有轻微影响,并且赤藓红能对雄甾酮和对硝基苯酚的葡萄糖苷酸化和糖脂化起到抑制作用,此外还会降低肝细胞中的葡萄糖异生作用和尿素生成作用。合成色素有严格的控制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并鉴于其潜在严重危害性,因此食品中合成色素的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现今赤藓红主要的分析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LC-MS、LC-MS/MS、GC/MS、阴离子交换色谱法,示波极谱法及薄层色谱法等。现有的仪器检测法虽然有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是样品前处理复杂,所需的仪器昂贵,成本高,检测时间长,因此有必要研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同时价格低廉,能快速简便的免疫检测技术。这就需要合成能产生簇特异性抗体的免疫原。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没有针对赤藓红结构残留的免疫检测方法的报道,为此设计合成了以赤藓红的中间体荧光素为半抗原的用于赤藓红人工合成色素检测的完全抗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人工合成食品色素赤藓红的免疫原合成方法。所制备的产品用于赤藓红结构的免疫分析方法研究,为今后人们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必需的人工抗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赤藓红的中间体荧光素FLS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以衍生化后的赤藓红中间体荧光素FLS为半抗原,用活性酯法将其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偶联物的偶联比。步骤为:

(1)人工抗原的合成:投料配比为荧光素FLS︰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碳二亚胺︰牛血清白蛋白的摩尔比控制为60︰68︰90︰1;荧光素FLS溶于含二甲基吡啶的戊二酸酐的无水乙醇和吡啶混合溶液中,75℃搅拌24h后用真空旋转蒸发提纯,再加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溶解后,加入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和碳二亚胺搅拌反应8h,为A液;牛血清白蛋白溶于0.01M、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为B液;将A液逐滴加入到B液中,室温下搅拌反应6h,离心取上清液,获得荧光素FLS-BSA偶联物混合液,即为适用于赤藓红的人工抗原混合液;

透析袋前处理:取10cm的透析袋,于沸水中煮沸5min,再用60℃的去离子水冲洗3min,保存在4℃去离子水中备用;

将人工抗原混合液移入透析袋中,用每次2L的0.01M的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透析,透析2次,再用每次2L的去离子水透析,透析2次,共透析3天;最后使用冻干法将透析袋中的液体制成粉末,获得荧光素FLS-BSA偶联物,即为适用于赤藓红的人工抗原。

(2)人工抗原的鉴定:荧光素FLS-BSA偶联物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其偶联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0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