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化铝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4346.4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1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钟贤龙;林俊男;张智伟;林静欣;林宏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81 | 分类号: | C04B35/581;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刘祖芬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氮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反应物调配步骤,将铝粉及表面改质剂均匀混合形成反应物,并将该反应物置放于一个容器中;及
一个加热燃烧步骤,使该容器中的反应物暴露于含氮气体中,并加热至660℃以上的温度使该反应物燃烧,于加热过程中,该表面改质剂与该铝粉产生表面改质反应,以于该铝粉的表面形成陶瓷层,且该铝粉因燃烧而与该含氮气体进行燃烧发生合成反应而形成氮化铝。
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加热燃烧步骤中,该表面改质剂直接与该铝粉产生该表面改质反应而形成该陶瓷层。
3.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加热燃烧步骤中,该表面改质剂间接与该铝粉产生该表面改质反应而形成该陶瓷层。
4.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加热燃烧步骤中,该表面改质剂因热分解产生活性物质,再通过该活性物质与该铝粉产生该表面改质反应而形成该陶瓷层。
5.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水、氢氧化铝、硝酸铝、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钡及前述各项的任意组合所组成的群组作为该表面改质剂。
6.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表面改质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占该反应物总重的0.1~30%。
7.依权利要求6所述的氮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表面改质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占该反应物总重的1~5%。
8.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反应物调配步骤中,该铝粉及表面改质剂另与稀释剂共同均匀混合形成该反应物。
9.依权利要求8所述的氮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由氮化铝(AlN)、氮化硅(Si3N4)、氮化钛(TiN)、氮化硼(BN)、碳化硅(SiC)、氧化铝(Al2O3)、氧化锆(ZrO2)、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硅(SiO2)及前述各项的任意组合所组成的群组作为该稀释剂。
10.依权利要求8所述的氮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稀释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占该反应物总重的0.01~80%。
11.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反应物调配步骤中,另于该反应物中设置至少一个铝管。
1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反应物调配步骤中,另于该反应物上设置起始剂,且该起始剂能够在660℃以下分解或气化。
13.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反应物调配步骤中,是先于该容器设置一层隔离化合物后,再将该反应物置放于该容器内,使得该隔离化合物介于该容器及反应物之间。
14.依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氮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隔离化合物与该反应物之间另设置有阻绝层。
15.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加热燃烧步骤中,该含氮气体的压力为0.1~30大气压。
16.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加热燃烧步骤中,该反应物燃烧后,使含氧气体与该反应物接触后,关闭该含氧气体,再重新使该含氮气体与该反应物接触。
17.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含氮气体选自由氨气、氮气、空气及前述各项的任意组合所组成的群组。
18.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加热燃烧步骤当中,以电热线、微波、激光或红外线的方式进行加热。
19.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加热燃烧步骤当中,形成氧化物、氢氧化物、氮化物或氮氧化物材质的陶瓷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功大学,未经成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43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N-烷基芳胺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农药废水处理工艺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