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与车辆自动分离的组合式网障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7541.2 | 申请日: | 201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1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江建龙;马知才;张淳;王健;陈新军;王传妹;金晓海;夏志翔;王礼来;徐志强;潘志锋;黄健;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0 | 分类号: | E01F13/00;E04H17/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自动 分离 组合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隔离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与车辆自动分离的组合式网障,用于对突发事件特别是在战争状态下对交通要道实施阻隔,形成难以逾越的屏障。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用于对道路隔离的设施(业界习惯称路障)大致有两种:一是将组合式的路障网片预先配备于军用或警用车辆上,设障(也称布障)时凭借人力从车辆上抬下,放置于道路路面,再加设支撑予以固定,这种路障网片虽然具有设置灵活和对地形地貌适应性强的长处,但是,由于设障时的作业强度大、设障时间冗长、效率低下并且抗冲击能力极其脆弱,因而只能适用于平战状态下(平战时期)的诸如由小规模的突发性事件所引起的聚众闹事区域、较大规模的群发性事件造成的对党政机关、大专院校和军事禁区等存在冲击之虞的区域、特大事故现场进行暂时隔离的区域、刑事案件突发现场与外界实施隔离的区域,等等。二是液压自动布障车,这种设施由于车、障两者彼此牵制因而无法分离,因此启用成本相对较大,尤其是容易产生两次危害,因为车辆的燃料(油箱)难以抵抗人为投掷的易燃物。
或许出于并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道路隔离设施所存在的欠缺,目前我国的专用设障车辆普遍使用板式路障,但是板式路障的强度较差,无法阻挡众人推挤,更无法抑制车辆的恶意冲撞,故不能满足军队如武警部队应对群体性的暴力事件之需。
国外进行封控作业时,亦由于缺乏有效的封控设障作业车辆,因此往往由军人和/或警员手持盾牌形成人墙屏障,这种方式仅能奏一时之效,持久性差,并且无法对道路或特定区域实施真正封控,甚至造成封控人员受伤或致死,此外还容易被突破,更无力应对车辆之类的交通工具的冲击;利用集装箱封堵在国外不乏见诸,但是由于集装箱体积大、笨重、运输装卸困难,设障长度难以灵活控制,军人视线受阻挡影响观察局势;移动式拒马虽然具有短距离移动的优势,但同存集装箱封障的欠缺,并且抗冲击性差;隔离墙除了存在集装箱的欠缺外,还存在设障周期长的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0408758C提供的“布障车”(由本申请人提出)虽然能够有效地对特定区域、道路、场所进行设围布障,但是需依赖于车辆,即不能与车辆分离,并且不论是布障还是撤障均需凭借人为操作,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5页第13-25行。此外还存在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诸如抵抗外力挤推能力弱和容易逾越之类的缺憾。
鉴于已有技术,本申请人认为有必要加以改进,下面将要提供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应对战事状态下的道路布障又能适用于处置特发性事件对特定区域、场所进行设障的并且在设障和撤障过程中无需依赖车辆动力、无需借助手工操作以及具有优异的稳固性而藉以抵抗外力推挤或车辆冲撞的能与车辆自动分离的组合式网障。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能与车辆自动分离的组合式网障,包括配置有动力源的一主障架、一对彼此对应的主障架第一升降机构、一对同样彼此对应的主障架第二升降机构和一对主网障,主障架的左端以卧置状态设置有一第一作用缸和一与第一作用缸的设置方向相反的同样为卧置的并且对应于第一作用缸下方的第二作用缸,一对主障架第一升降机构设在主障架的左端,其中一个主障架第一升降机构位于主障架的左端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的第一作用缸连接,而另一主障架第一升降机构位于主障架的左端的另一侧,并且与所述的第二作用缸连接,一对主障架第二升降机构设在主障架的右端,其中一个主障架第二升降机构位于主障架的右端的一侧,而另一主障架第二升降机构位于主障架的右端的另一侧,在主障架的右端设置有彼此的作用方向相反的一对主网障驱动机构,所述的一对主网障中的其中一个主网障配置在主障架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的一对主网障驱动机构中的其中一个主网障驱动机构铰接,并且还与一对主障架第二升降机构中的其中一个主障架第二升降机构枢轴连接,而一对主网障中的另一个主网障配置在主障架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与一对主网障驱动机构中的另一个主网障驱动机构连接,并且还与一对主障架第二升降机构中的另一个主障架第二升降机构枢轴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源包括发电机组和油泵,油泵与发电机组配合,并且发电机组和油泵共同地配设在主障架的左端,所述的第一、第二作用缸均为油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75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器件和发光器件封装
- 下一篇:全自动高炉除尘风机变频节能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