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液接触用填充部件及采用了该气液接触用填充部件的冷却塔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7770.4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9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哲夫;大高诚;八幡明彦;北村正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28F25/08 | 分类号: | F28F25/08;F28F2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杨谦;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填充 部件 采用 冷却塔 | ||
1.一种气液接触用填充部件,将在铅垂方向上配置的气液接触用薄板在水平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多张,具备捕捉散布在上述气液接触用薄板的上端部的冷却水的冷却水捕捉部,由该冷却水捕捉部捕捉到的冷却水形成沿着上述气液接触用薄板的板面流下的湿壁,通过该湿壁和外气流的直接接触所伴随的潜热作用,利用热交换降低上述冷却水的温度,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却水捕捉部具备冷却水捕捉用弯曲部,该冷却水捕捉用弯曲部具有在各上述气液接触用薄板的从上端到下方的规定范围内形成的表面凸部和背面凸部,并且,
在各冷却水捕捉用弯曲部的表面凸部和邻接的冷却水捕捉用弯曲部的背面凸部之间,没有在铅垂方向上贯通的空间,
在各上述气液接触用薄板的上述冷却水捕捉部的下方,形成有使得由上述冷却水捕捉部捕捉到的冷却水在该气液接触用薄板的表背面能够形成膜厚均匀且流下速度均匀的湿壁的凹凸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液接触用填充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各气液接触用薄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设有外气流导入用弯曲部,该外气流导入用弯曲部以相同形状在表背面具有朝向内侧下方倾斜规定角度的表面凸部和背面凸部,并且,
各外气流导入用弯曲部的表面凸部与邻接的外气流导入用弯曲部的背面凸部抵接,由此,在该气液接触用薄板两侧部和邻接的气液接触用薄板两侧部之间,形成外气流导入用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接触用填充部件,其特征在于,
由相互邻接的上述外气流导入用弯曲部形成的外气导入部的正面是蜂窝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接触用填充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气液接触用薄板是用塑料材料一体成型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接触用填充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各上述气液接触用薄板的规定位置设置具有规定高度尺寸的突起部,该突起部用于使得在水平方向上排列的上述气液接触用薄板之间维持等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接触用填充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各上述气液接触用薄板的规定位置形成有用于插通悬挂用管的悬挂用孔,该悬挂用管用于悬挂该气液接触用薄板。
7.一种冷却塔,具备冷却塔框体,在该冷却塔框体的规定位置配置风扇,在该冷却塔框体内的规定位置配置气液接触用填充部件,在该气液接触用填充部件上部配置洒水槽,从该洒水槽散布的冷却水形成沿着构成上述气液接触用填充部件的气液接触用薄板的板面流下的湿壁,通过上述风扇的运转而导入到上述气液接触用填充部件内的外气流直接接触上述湿壁,通过该外气流和上述湿壁直接接触所伴随的潜热作用,利用热交换降低冷却水的温度,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气液接触用填充部件,使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接触用填充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气液接触用填充部件,使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接触用填充部件,
在各上述气液接触用薄板上,在两处的规定位置形成上述悬挂用孔,在各个该悬挂用孔中插通上述悬挂用管,将该悬挂用管固定在上述冷却塔框体上,从而将上述气液接触用填充部件的各气液接触用薄板悬挂配置在上述冷却塔框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
上述悬挂用管构成为在其两端和中间的三点支撑在上述冷却塔框体,该两端的支撑结构构成为,将外径比上述悬挂用管的内径小的短管插入固定到悬挂用管的两端,使该悬挂用管向其两端之中任一端滑动,由此,该悬挂用管在其两端之中另一端和中间点的两点被支撑,一端的支撑被解除,并且构成为,在该状态下该支撑被解除且在上述气液接触用薄板的悬挂用孔插通该悬挂用管的一端,从而能够将该气液接触用薄板悬挂组装在该悬挂用管上,在悬挂了上述气液接触用填充部件的所有的气液接触用填充部件之后,使上述悬挂用管滑动,将该悬挂用管两端的上述短管插通并支撑在设置于固定在上述冷却塔框体上的支撑部件的插通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77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磨刀机
- 下一篇:一种加工中心拉刀力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