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EL显示器基板的点灯检查设备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1724.1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9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片冈文雄;松浦宏育;吉武康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B11/00;H01L27/32;H01L5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郭凤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el 显示器 点灯 检查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主基板为单位实施有机EL面板的显示不良的自动检测和选择以及暗点(缺陷)的自动修正的有机EL显示基板的点灯检查设备以及点灯检查方法、有机EL显示基板的缺陷检查修正装置以及缺陷检查修正方法、有机EL显示面板修正设备以及修正方法、有机EL显示制造系统以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EL(显示器)面板与液晶面板相比颜色范围广、亮度高、响应快、视角宽阔,处理这些优秀的显示性能之外,耗电量低容易实现轻薄化,所以在移动电话、DSC(多功能数码照相机)、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等2~4英寸级别的小型面板领域快速地普及扩大。另一方面,近年来,笔记本PC、监视器、大型TV等需要大型面板的数字产品的应用展开的机会升高,在显示器关联学会和展览会中,相继发表了有源大型有机EL面板的样品,如在Yang Wan Kim et.al.,SID’09Digest,p.85(2009)(非专利文献1)的报告中所示,已经发表了最大对角40英寸的有机EL面板的样品。但是,在今后进行量产时有几个障碍,伴随着大型化,合格率降低这样令人担心情况显现出来。即,面板面积越大,面板单价越高,另一方面缺陷概率增大,合格率降低,所以造成大的损失。因此,如在Tsujimura et.al.,IDW’08 Proceedings p.145(2008)(非专利文献2)的报告中指出的那样,为了克服由于缺陷导致的合格率降低,在大型面板中与小型面板不同的高合格率战略变得重要。作为其解决策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强烈要求检测并修正缺陷,使不良面板成为合格面板的工业上合理的修正技术。
如图1所示,有源型有机EL面板的制造工序一般包括:在主基板上形成薄膜TFT的背板工序;形成有机EL薄膜层、上部电极层、下部电极层、阻挡层等的有机EL膜形成工序;为了抑制水分和活性氧造成的寿命降低,用覆盖玻璃对在上述工序中制成TFT和有机EL元件的主基板进行气密密封的密封工序;以面板为单位进行切断的切断工序;判定面板的合格与否的点灯检查工序;安装外置LSI的安装工序;判定安装LSI后的面板合格与否的最终点灯检查工序。在上述工序中,背板工序和有机EL膜形成工序,与TFT工序和半导体的晶圆工序相同,由于异物原因的缺陷引起显示不良的可能性非常高。特别是在有机EL膜形成工序中,有机EL薄膜层的总膜厚为100nm左右非常薄,当在上部电极与下部电极之间存在超过有机EL薄膜层的厚度的导电性异物时,上下电极发生短路,成为即使通电也不会点灯的缺陷像素(后述图2)。
作为有机EL显示器的缺陷像素的修正技术,至此已知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技术。
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在单纯阵列驱动的被动型有机EL显示器中,通过使用激光从与缺陷像素对应的金属电极去除发生短路等的区域,由此消除金属电极与透明电极之间的短路,部分去除的金属电极与透明电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变为能够发光,所以修复缺陷像素。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缺陷像素修复方法,在由有机发光层和夹着该有机发光层的上下的电极构成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检查有机EL膜是否发光,当不发光时从透明电极侧检测异物,通过从透明电极侧对包围该异物的带状的区域进行激光照射,带状地去除相向的不透明电极薄膜,由此来消除上下电极的短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186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76600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Yang Wan Kim et.al.,SID’09Digest,p.85(2009)
非专利文献2:Tsujimura et.al.,IDW’08 Proceedings p.145(2008)
有源型有机EL显示器根据发光的取出方向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穿过成为有机EL像素基部的主基板取出光的的底部发光型,另一种是在有机EL像素的上方取出光的顶部发光型,为了防止导致发光寿命恶化的水分,用吸湿材料以及覆盖玻璃进行气密密封。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在主基板一侧配置夹着有机发光层的上下的电极薄膜的一方,不对另一方电极薄膜(或者电极薄膜与无机薄膜构成的薄膜层)固体拘束,接触干燥气体。因此,在用于修复缺陷像素的激光照射处理中,激光照射部的物质飞散到干燥气体空间,能够将薄膜层去除加工成希望的形状(后述图3)。在所述专利文献1、2中,因为是没有将一方的电极面空间固体拘束的结构,所以能够通过激光的局部照射消除上下电极的短路原因,能够修复缺陷像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1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